半隐于郊艺术之调

点赞:20043 浏览:932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柳林小径深处,一扇木门掩映的白色建筑,即是王功新林天苗夫妇在宋庄的别墅.

从大门进来,前方是白色的月亮门,像一道影壁墙,遮蔽外人的视线,经过一片水竹摇曳的甬道,才入院子.院内,三层小楼房顶上两层主体分别向两侧挑空,蜿蜒的池塘从花园延伸至室内,隔着一面大大的落地玻璃墙,恍惚间分不清哪里是室内,哪里是室外.更不可思议的是,池塘中间竟然是空的,下面就是那个巨大的工作室,鱼儿游过,涟漪荡漾开来,总担心这水会不会溢出等

半隐于郊艺术之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下室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是工作室也是家

林天苗和王功新把家搬到远离尘嚣的郊外,与王功新的身体有关.当时王功新的身体不好,林天苗便寻找到这里,从而慢慢养成新的习惯:不再是上下班式的奔忙,而是把生活、工作、艺术融为一体.

夫妻俩都是艺术家,自己盖出来的楼自然别具一格.可以说,这个别墅就是他们创作出来的一件巨大艺术作品,每一个角落和细节都讲述着两人深入骨髓的艺术态度和观念.不管是墙上挂着的两人的作品,还是摄影师为他们拍摄的私照,都非常近距离地展示着他们十几年的艺术历程.

参观的过程很长,很难一眼总览全貌,像展开一幅卷轴,里面的空间一点点呈现在眼前,让人边走边赞叹.

入户门是一面庞大玻璃门,高达4米,本以为很重,没想到轻轻一推便开了.客厅挑高5米,有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工作区、休息区、会客区,划分得很明确,但区域之间没有任何隔挡,通透的大空间让艺术的气场更为强大.落地式书架摆满书籍,从严肃生僻的艺术类图书,到天马行空的漫画,甚至家庭工具书,应有尽有.客厅与户外阳台之间是大幅落地玻璃,望出去,池塘中荷叶田田,四野绿意盎然;看回来,阳光落在书架上,旁边的三角钢琴似乎已经奏响音乐,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


地下室的门更为厚重,推开,一个隐匿其后的磅礴空间跃然眼前,行走其间,不由得感叹空间的力量和自身的渺小.阳光从中庭照射进来,驱走空间的阴暗.

对于他们夫妇而言,这里是工作室,更是家.虽然他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事业,但工作和生活还是要分开.虽然房子的每一部分都彼此连通,但又是独立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相信地下室工作区竟然还有十几个工人.“他们走的路线、用的楼梯,都是和主人、客人分开的,所以你不会觉得家里人多繁杂.”林天苗说,“有时候我们会用到石膏,但粉尘就不会带到生活区,因为这里的排风系统是独立的.”

旅居过纽约、跑过满世界的艺术家夫妻,打造出这个家兼工作室,破除城里工作室加郊区居家的模式,超越了生活和工作的二元对立,使之交融,彼此相得益彰.也寻找到最满意的生活状态——半隐.城市太闹,乡下太偏,就在市郊吧,进可城市,退可田园.

随性而居巧细节

关于家的设计,夫妇二人不约而同地用了“随性”这个词.家应该是方便实用,简单舒适,居于其间,身心放松.基于这样的理解,他们的家极为简约,少材料,少装饰,墙面多留空白.一个家,把生活填入时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为了让家更实用,更加随心所欲,林天苗夫妇在细节下了许多功夫.

让每个角落都有阳光照进来

北京的光线很有特点,夏日里,白天的阳光几乎是垂直的,冬天则是角度很低的斜线,如果室内没有遮挡,阳光能一直照射到房间最深处.为了采光,夫妇俩做足了功课.

考虑到北京春天和冬天风沙大,整个楼体北面都没有设计窗户,只有厨房在橱柜下留了一排采光用的固定玻璃.但房子大了,如果没有窗户,采光就会弱,他们从顶上下功夫,在露台上由南向北的地面开了一条60厘米宽的槽,装上钢化玻璃,玻璃带从起居室延伸到工作区.

采光运用得最好的是地下室.深达8米的地下室,中间做了一个中庭(即花园中被池塘包围部分),围绕中庭墙面做了8米高的通顶玻璃窗户,如此使得地下室明亮如昼,在地下室做工,完全不需要额外照明.中庭还安置了凳子、绿植,可以作为工人休息活动区.

体会种花种菜的乐趣

看似没有法则的园林其实都有意为之.水池的轮廓每一处拐弯,每一处的石头和植物,甚至流水都是精心安排.有水、有桥,曲折的线条恰到好处地发挥了现代设计的因素,打破了花园对称的形式.

这得益于夫妇俩的出游,每结束一段工作,他们就会外出度检测,走得多了,就想把自然的感觉带回家.如今花园初春紫藤挂满了树,海棠白一簇、红一簇;夏天黄的粉的荷花和睡莲,高矮错落;秋天枫叶一层层变得通红;冬天龙爪槐弯曲的枝桠则有另外一番意境.这些都是花费了大功夫的.

第一年花园并不好看,植物乱七八糟地长,每天修剪垃圾都好几袋,结果冬天冻死好几棵.第二年冬天,夫妻俩把这些树一层层地裹、一株株地包,足足包了三层,研究如何施肥、如何防寒等用心换来收获,大部分花草都存活下来.种菜也收获颇丰,林天苗一口就可以尝出菜是自家种的,还是市场写的.

从扣人心弦到温暖你我

最初规划时,先挖的地下室,建好地下室回填的时候,发现部分凸出的水泥平面无法用泥土全部掩盖,十分苦恼.直到受一位设计师好友的启发,想到可以用水来掩盖,于是才有了这个别致的鱼池.

鱼池的边沿正是地下室中庭的顶部,鱼池的水放得很满,距离斜斜的边沿只差两厘米,总让人担心会不会溢出来,十分扣人心弦,这恰恰是设计的初衷,让你“担忧”便成功了.

爱鱼的林天苗,还充分为鱼儿着想,将鱼池延伸一部分到室内.这么做的理由是:北方冬天太长,水面会结冰,如果不破冰,鱼儿就无法呼吸.但室内部分不会结冰,鱼儿就可以游到这里来换气.鱼池的水循环系统也在屋内,如此也相当于给室内安装了一个大大的加湿器,一举两得,非常值得爱鱼的北方人家借鉴.

将环保进行到底

低碳,是建造这座房子时遵循的原则,虽然运用了大量落地窗,但玻璃所用的材质非常好,隔热保温性能极佳.整个夏季,只有在最热的几天,才会开一会儿空调.

最有低碳精神的是庭院处的游泳池.游泳池顶上是太阳能采光板,光能和热能的交换,使得游泳池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8℃以上,冬天都可以游泳.虽然这块投入了30多万元,但不再额外使用能源,也不用后期维护和更新,实际上是节省了更多投入.

要拿出来用

家里随处可见的地毯,都是林天苗的老物件,有些非常昂贵,林天苗说,地毯就是要用,千万不可以收起来,一旦收起来必然会被虫蛀.

家里的家具,中式古典占去了大半,其间混搭了几件老上海的,以“放在一起,彼此不打架”为宜.

被拿出来用的老物件还有墙上悬挂的画作、过道的椅子、书架上的古代艺术品、随处摆放的古董石雕,最老的石雕摆放在花园里,是一件元代龙纹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