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形意拳

点赞:31868 浏览:1531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绵延数千年,“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致中和,就是万事万物达到和谐的境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先哲们更是把中和视为精神的最高境界和道德的最高规范.

中和之于拳术,其行于劲,则为刚柔相济,其行于法,则大巧若拙,其行于战,则为以意击人,其行于神,则为善战不怒.中和于内,八面支撑,周身和顺,无防人之心,而不惧敌人之来袭,无击人之意,而仆敌数步之外.

中和形意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形意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中和之道是武功的最高境界,而中和形意拳则是其载体,是渡河之舟,是通过形意拳的修习达到周身上下一气流转,柔顺和谐,从而化掉身上的不适、精神上的不安,使其更加明确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实用法门.经云:道本一气无他求.明白了中和之道,理解了国术的本质,则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和发挥自身体能中的潜力,顺应客观规律,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其功效远远大于药物所得、保健品之效.获百利而无一弊端,更兼之身体强壮,武技高超,精神矍铄,直到不怒自威,不言自重,不名自名,不争乃争,大智若愚,是论武学之理,其在中和.

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立身中正,一团和气,是以拳术命名为中和其理甚深,其用甚广,更是学习锻炼的核心指导思想,二字中和,可谓是涵盖了中和形意拳的最大的修炼本质.

形意拳是中华内家拳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拳法风格独特,集养生与技击为一体,动作简朴无华,攻防特点鲜明,结构严谨规范,劲力收放自如,节奏明快强烈,劲力刚健沉实,手脚动作整齐一致,外形内意,象形取意,遵循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统一,有内无外不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形意顾名思义,是外形与内意的高度统一和结合.内为养身之术,外为运动之道,培其本壮其体,实其内而坚其外,内外兼修,习之能壮骨坚肌,洁内华外和抻筋拔力,改变人体气质,增大肺活量,舒通脉络,促进新陈代谢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勇敢精神,易拙为巧,化滞为灵.自问世以来,便受世人倍加推崇和喜爱.

形意拳是由心意六合拳发展演化而来,取形意合一,内外相合,而名之为形意拳.自从李飞羽广开教门传授形意拳以来,经过历代先贤前辈的不断创新检验,逐渐形成了河北山西等各种风格的拳法,形意拳早被国家列为一类优秀拳种,是国家规定的竞赛传统项目,在长久的实践中,拳术理论和技术招法得以不断完善充实、丰富和发展,涌现出大批名家巨匠威震武坛.形意拳起练要求不高,不过分强调基本功,而是边学边练,增强功力.其动作活泼有趣,丰富多彩,非常吸引人,易学易练,很受武术爱好者喜爱.本脉传承的中和形意拳立根当年的天津武士会张占奎所传授的形意拳,由我国著名武术家、武当拳法专家沙国政前贤所传.由沙师弟子李芝田老师推广.其取名中和,根自一代宗师孙禄堂的言语: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他妙也.

李存义前辈曾言,形意者,国术也,不以花架表演为能,专注于实战养生为高.前贤还有言: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和而为一者也.形意拳讲究一个合字,动作合则劲力顺达,气血畅通,不合则动作不协调,气血阻滞,故须明六合(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膝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六合能使人养成内外合一,上下一致,心意动作和谐统一,这样方可实现内养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真正实现六合一而万事毕,此为形意拳的术的大概意义了.中和形意拳,是养生与技击融为一体的优秀拳法,根于形意核心,更达于中和至理,时时处处讲究中正平衡,习拳操武之时时刻谨记二十四法,时刻关注省身照己.谨书二十四法于下:

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

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劲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

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

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

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则力凑,两腕宜曲则力厚,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

李忠轩前辈曾言二十四法是形意的根本,不明二十四法则其拳不见工整,其力难成一统,更难言纯粹的拳法,因为形意本是心神拳,不明规矩不足以言方圆,更不能谈形意拳.二十四法的重要更在于三体式的体会上,能够深入的体会三体式二十四法做到举手投足形神相合,则可登堂入室也!

老师经常讲的是初学形意拳的时候,首先要打出明劲.明劲者,刚猛和顺,其发如电,其势雄壮,出手无人能抵,更要取其趟若犁行,翻手如塌天,行步鸡形要稳,出拳三节要齐,振起四梢,讲究三催力,脚催胯、胯催肩、肩催手是为三催力,依此久而习之则明劲易得,渐明拳道趣处,盖而化之,自然心向.

待明劲之后,则逐渐体会暗劲之功.暗劲如其名,力发不见形,出手见伤亡.按拳谱理解,形意拳的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三劲之中,明劲易得,暗劲难入,看前贤的理论的时候,其实对于这三种劲亦曾作了比较详细的练法说明,明劲的练法是动转和顺,起落整齐,方者居其中,方正其中,是达到高度平衡的意思,明劲并不是一味的刚猛,而是追求练拳时的平衡感.暗劲的练法是充实丹田,使身体坚如金石,神气舒展,动作圆通,圆者以应外.暗劲阶段,丹田会发生作用,暗劲令肌肉坚实,暗不是阴虚.暗劲是协调性,要活泼不滞,动作可以不规范,在周身协调的基础上,以随意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机动能力.化劲的练法是动作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勿忘勿助,一气贯通而已,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也.化劲在动作上与明劲、暗劲的动作一致,是规整的拳套或者是稍作变化的拳套,不把拳打成新的模样,但是内涵已经变化,动作不用力,以神意练拳.举个形象的例子:猫全神贯注地盯着老鼠洞,达到忘我的境界,老鼠一旦出洞,猫就扑上去,此时猫不会想着如何跳、爪子如何抓,意念一动,身体就飞出去了――这就是化劲.画家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也可以算是化劲,有了意念,不必斤斤计较一笔一画如何搭配,落笔自然协调.练到化劲,初步可以体会到神.化劲以意念练拳,收无意之效,薛颠曾言: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如有人偷袭,心中来不及反应,已经做出了反击.以意练拳的要诀是勿忘勿助,不要失去意念,也不要加强意念,所谓自然而然,说的便是这种分寸.这个分寸不好掌握,忘了或者刻意了,都没有练习效果.

中和形意拳,五行是根本,盖因为心为火曰炮,肝为木曰崩,肺为金曰劈,脾为土曰横,肾为水曰钻.十二形是其身法演变,龙之搜骨,虎之捕食,鸡之争斗,蛇之拨草,鹰之捉猎,熊之挥膀,鹞之穿钻,燕之飞掠,鸵之撞击,马之奔腾,鳌之泳翻,猴之纵跳.能明白五行的本含,则其余的全套不过是一个动作的延伸、一个要领的不同作用姿势.中和形意拳,取法中和,以五行演化、阴阳化生、五行生克为指导思想,由一而五,五而十二,再至变化万千,复以繁杂归真,由繁至简,取十二形,而体会五行,再有五行而至中和,反复体会,终达致中和之境界.

起钻翻落,拳法要义.起势要钻,落势要翻,起要势连横,落要势顺,起为横之始,钻为横之中,落为顺之使,翻为顺之终,起钻翻落四字里面分明.

五行之练,起于无极,行于归元,成于三体,一举动,时时刻刻关照自身,不偏不倚,立身中正.行拳时,头顶百会,虚领顶劲,抵舌闭嘴,收颌平视,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体松心静,收腹敛臀,吊裆直尾,腰脊主宰,上下相随,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沉胯、折胯、正胯,动作协调到位,

五行拳练法多以劈拳领起,然本脉五行则以钻拳领起,因为五行之中,钻拳属水,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钻拳亦是如此,通过深入体会钻拳,可以明白水的无孔不入之势,方知拳法其实变化无形,更根据五行生克转化,自然化生,由水生木,则可在钻拳之后,自然顺发炮拳,亦可轻松地来敌的崩拳或直拳,概以拳本无相,动即是招,起身鹰捉,反手横拳,则正合了水之特性,笔者于此更是体会至深.

钻拳之后,多练劈拳,劈拳练习要有旋按劲,更有暗劲内蕴其中,这种理念与一般的劈拳要直推如劈山的概念不同,练习即是打法,一出手,自然螺旋,周身一团浑元,劈拳练习之时要体会.

劈拳之后,当为崩拳,观老师演练崩拳,其疾若电.五行之中崩拳属木,木性刚烈,其势起于跟、发于腿、行于胯,直推身手而出,出手似曲似直,弹力十足,堪为第一先锋手,讲究快准狠,用力短促疾,实战之时一击而出,六合归一,三星相照,形与神和,意气相连,自然出手,力透脏腑.曾见老师演示出手,问起窍要,师曾言,六合归一,三节要明,四梢要齐,则出手即是崩拳,不在一招一式,而在万法归于一法,二十四法是基础.

崩拳刚猛,炮拳炸烈,劈拳之后若是顺势接法炮拳,更显一前一后,和谐一同,其势不可挡,盖因炮拳讲究的是拧旋劲,前手上架,势带翻拧,后手若出膛之炮弹,一发即中,则其上下相偕,直劲与拧裹劲相合,破直破横,易如反掌.

横拳浑厚,全在身法,是以其行也必与身同,因五行之中,土性浑厚,承载万物,为万物之母,是以作用于身可以调理脾胃,统驭五脏,更是养生一气中和的根本.不以一手横趟而在全身开合,出手钻拳,顺步上手即是横拳,常言说出手横拳不见横,横劲全在一身转,不在出手的发劲,而在于驭全身之开合,翻拧于一拳,则出手建功,简单用之破坏对方的中心,击倒对方.五拳里面再把横拳配以钻拳,则可实现以水润土,自然全身上下一元贯通,健身养生不在话下.

五行练之纯熟,渐明五行归一,节节贯通,一气浑元之道,则此时便可明白步步鸡行、手手鹰捉、势势虎扑,是中和形意的三大根本.明了三节齐四梢则方可明白五行归一,最终的身法与功夫成就都要在这十二字之上着落.

明了了步步鸡形、手手鹰捉、势势虎扑,则深入研修十二形,十二形主练身法,猴形、鸡形、龙形、燕形、虎形、蛇形、鹞形、马形、龟形、鼍形、熊形、鹰形,有别于其他流派所传的套路只有一两式的十二形,中和形意拳的十二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演练方式左右均衡,左起而右归,右出而左还,阴阳交替演练,不偏不倚,顺应生理,开发人体全面平衡能力,达到一气中和,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十二形之中,更有着重技击的双形合演之势,如鸡猴合演,练习鸡腿之进退自如与猴形的敏捷矫健结合一体,实为技击之上乘技法,更有龟蛇合形,其行势若太极两仪游,其效堪比龟蛇万年生,龙行之后更有蛇来配,实为龙蛇合演练技击兼养生,起若游龙云中游,翻若蟒蛇翻波涛.

中和形意拳除十二形之外,尚有八势拳、进退连环拳、形意综合大连环拳法,以及形意五行内功术,内容完善,顺序鲜明,真正实现了内外兼修,养生与技击并重,实用与观赏同步.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