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点赞:6530 浏览:206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及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1~3年级申请学校贫困助学贷款的贫困生131名为研究组,175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自编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SCL-90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比非贫困大学生大,人际交往、家庭变故、经济问题方面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各类生活事件的压力感与SCL-9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按相关程度的高低来看,人际交往问题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重要方面,其次是学业成就与前途问题,再次是经济问题.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严重,主要压力源依次是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经济问题.

[关 键 词]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心理健康

压力是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中各种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危机期”,大学生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适应问题.不同压力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危机性生活事件和转折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消极影响,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对个体的适应也具有重要影响,贫困大学生还面临沉重的生活经济压力,因而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了解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梅州地区2所高校1~3年级学生700名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样本656份,其有效率为93.7%.有效问卷中,贫困生(贫困生的界定是根据学校学生处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按照省教委的标准把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0元并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作为贫困生)为131名,非贫困生为535名,从非贫困生中随机抽取175名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1.2 方法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90个题目组成,有10个因子,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每题采取5级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②自编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为问卷(CSLSC),参考江光荣等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自编问卷采取事件核查的方式,让大学生列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压力事件,在计分方式方面,对每个条目均要求勾选出是否“发生过”.“未发生过”记“0”分,“发生过”记“1”分.根据被试所勾选出的“发生过”给予累积计分,作为被试所有已发生过的负性事件数之和,简称负性事件发生率.另外,按等级评价其“影响程度”,采取4点量表记分,被试所发生的负性事件数中,所勾选出“发生过”事件的影响程度,予以累积计分,作为生活压力感值,简称负性压力值.综合压力指数:发生率×压力感值.时隔1个月对66名大学生的重测信度为0.78;以SCL-90的总分作为效标,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调查表与效标的关联效度为0.46.因此,可以下结论,自编《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调查表》是有效的,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收回问卷后,用SPSS10.0录入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生在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6个因子及症状总分有极其显著差异,以SCL-90各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中度痛苦水平)来划分心理异常,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分别为16.3%和8.51%.

2.2 贫困大学生主要生活压力事件

2.2.1 发生的频率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大学生发生比率最高的前10项生活压力事件和非贫困生比较的结果是:(1)考试失败或不理想94%、89%;(2)家庭经济困难90%、41%;(3)被人误会或错怪89%、90%;(4)面临考试87%、76%;(5)学习负担重82%、69%;(6)英语水平差76%、71%;(7)因经济原因限制个人发展75%、51%;(8)与同学好友发生纠纷75%、69%;(9)自己分配的时间过多或过少69%、59%;(10)在某些重要活动中发挥失常67%、42%.

2.2.2 影响的程度按影响的程度,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排在前10位的生活事件压力和非贫困生比较的结果分别为:①本人或亲人患重病2.43±0.99、2.14±0.88;②父母离异或父母重组家庭2.37±1.17、1.60±0.55;③亲人或好友出了意外事故2.28±1.07、2.16±1.05;④家庭经济困难2.26±0.95、1.39±0.66;⑤英语水平较差2.17±0.94、2.04±0.88;⑥面临具体的职业选择或决定2.12±0.78、2.03±0.82;⑦恋爱不顺利或失恋1.97±0.88、1.735±0.80;⑧考试失败或不理想0.94±0.80、2.03±0.79;⑨学习负担重1.91±0.76、1.80±0.71;⑩没有知心朋友1.91±0.98、1.47±0.65.

2.2.3 综合压力指数采用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压力感值相乘所得的综合压力指数值来考察压力,综合压力指数值前10项分别为:①家庭经济困难;②考试失败或不理想;③英语水平较差;④学习负担重;⑤被人误会或错怪;⑥面临考试;⑦因经济原因限制自己的发展;⑧与同学好友发生纠纷;⑨在重要场合发挥失常;⑩自己过多或支配的时间过少.

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2.4 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维度对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60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30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22%.剔除因素载荷较低和意义含糊的项目后,对剩余的52个项目再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7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异往、家庭变故、校纪、经济问题、环境变化.7个因素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2.8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

2.3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比较本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比非贫困生大,在人际交往、家庭变故、经济问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2.4 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各因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生活事件的压力感与SCL-9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差,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有显著差异,这和李海星、李艳红、谢桂刚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7-93.以SCL-90各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中度痛苦水平)来划分心理异常,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明显偏高.从生活压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强度、综合压力指数来看,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家庭的变故方面是贫困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压力,这和张建卫等的研究基本一致.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各类日常生活事件比较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比非贫困大学生大,贫困大学生的各项分数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家庭变故、经济问题、总压力感、生活事件总发生率、综合压力有显著性差异.

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感大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生活事件的压力感都与SCL-9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程度的高低依次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业成就与前途问题、经济问题.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压力造成的,贫困生往往自卑感较重,孤僻、冷漠,他们容易在和他人交往中沉默寡言,“离群索居”,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出头露面,产生各种人际交往的障碍.同时由于生活困境,经济的窘迫,使他们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增强学习的动力,但同时父母家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这使他们面临的学业压力更重,这些人际交往和学习的压力更深地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如果将贫困大学生压力感最大的前10项生活事件代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巨砾,将贫困生发生率最高的前10项生活事件代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细砾,通过对压力的综合指数的排序前20项发现:压力感最大的前10项生活事件2项人选,而发生率最高的前10项生活事件有8项人选.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不同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差距较大(94%~5%),不同生活事件压力感之间的差距在数值上并不大(2.43~1.19),而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的发生率与压力感之间存在高的正相关,即压力的综合指数排序比较受发生率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总体上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是以细砾为主,巨砾与细砾相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巨砾”则是;本人或家人患病或死亡、父母离异或重组家庭、亲人或好友出意外事故、家庭经济困难、英语水平差等.贫困生家庭之所以贫困,许多是因为是父母的丧亡、父母的离异、家人的病重等特殊家庭原因造成的,所以他们更多的是缺乏别人的心灵关爱,我们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能过多的注重经济的援助,而是付出更多的精神关爱.但同时也要看到影响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不是突然掉下来的“巨砾”,而是小烦恼累积而成,因为日常压力生活事件同时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多重效应”有时对青年学生危害比单一的危机性生活事件或转折性生活事件都大口,所以要提高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就要站在贫困大学生角度,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增强贫困大学生应对细砾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使扶贫扶到点子上,育人育到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