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幸福经济学

点赞:3671 浏览:132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钱能写到幸福吗

你有没有想过,金钱这个东西,完全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在动物界根本找不到类似的东西.在动物学家看来,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并非起源于生物本性的需要.

我们总会因为钱而疯狂和激动,那么,钱真的能写到幸福吗经济学家弗兰克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让人们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做出选择:


A:居住200平方米的豪宅,上下班要在拥挤的交通中花费1小时;

B:居住100平方米的房子,上下班只要15分钟.

弗兰克发现,大多数人认为A更加不幸,因为即便经过长期适应,人们还是觉得交通压力难以忍受.研究表明,长期交通压力会抑制免疫功能,从而缩减寿命.弗兰克在另一项实验中得到类似的结果,他让人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

A:居住200平方米的豪宅,每天忙碌得没有时间锻炼身体;

B:居住100平方米的房子,每天有45分钟锻炼时间.

多数参加实验的人起初选择了A,后来,倾向于认为B更加幸福,锻炼会促进身体健康,增进幸福感.

读点幸福经济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由此,弗兰克提出“平行世界理论”:最初,随着收入增加,幸福感会迅速增加,越有钱越幸福;然而,存在某一个点.当收入超过这个点时,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北京市统计局对市民幸福感调查的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不足4000元时,幸福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迅速提高;达到4000元后,幸福感呈波状上升;5000元至7000元中等收入时,幸福感最强;7000元后,随着收入的提高,幸福感却在下降;而当月收入达到两万元以上时,调查显示,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在追逐成功的“重压”下,他们也许已经忘记了幸福的感觉.

所以,在我们做出决策之前,要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幸福的人有人很有钱,却不快乐;有人居无定所,但一样幸福.

幸福、快乐、效用、偏好、均衡、正义,经济学中这些描述人类感知的词汇,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对幸福的渴望,也是人类思索经济问题的开始.

幸福也可以量化

2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边沁总结了人类快乐的源泉,提出了将快乐和痛苦进行量化的想法.这个简单的想法,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边沁认为,快乐与个人受到的刺激以及个人的感觉成正比.影响人们感觉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今天,通过现代化的仪器,也证明了边沁的猜想.人们发现,快乐的程度与人体内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有关,快乐的感觉,能够通过如同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量.

不过,边沁真正有价值的想法,是将货币作为衡量快乐和痛苦的尺度.尽管我们前面极力否认这个想法,但是,除了货币,我们似乎连替代品也找不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增加财富就是增加幸福,这样可以写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可以到处旅游.总之,财富是满足的灵药.

在边沁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不断修正幸福的公式.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方程式:幸福等于效用/.

因此,研究幸福的量化问题时,不妨先把效用搞清楚.

哲学家说,效用是个人快乐的数学表示.而经济学家说,效用是指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进一步说,商品的效用因人而异,不同的消费者,在消费了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各有各的感受.

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法登深入地分析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在他的研究中,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看做是在有限可能中做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一个效用函数,而我们的目的就是使得效用最大.

比如,我们在上班方式的选择上,是步行、骑车、开车还是坐公交车,就是一个涉及多个特征的最优化问题,它包括的特征有:实际开支、行车时间、等待时间、舒适程度等.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不同的特征进行权衡,对不同的出行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今天是该开车还是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