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工作的体会

点赞:10168 浏览:435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临床实际,谈了对肾内科护理工作的几点体会,如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儿童、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等.

[关 键 词]肾内科;护理工作;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31―01

当前的护理医学模式,已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的健康问题为中心”.对病人的护理过程,是一个整体护理过程,这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以功能任务为基础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所以,护理工作既要重视患者的生理需要,又要注重其心理需要,尤其是在肾内科中,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对进行手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护理

医院肾内科每天都有不少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所以做好对须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成为护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血液透析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方法,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血透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有无出血征象、热原反应、失衡综合征等,做好及时抢救的准备.透析后,除应继续观察上述情况外,还要注意穿刺点或留置静脉插管处有无出血、皮下血肿、疼痛,防止脱管、凝管,做好留置静脉插管的护理,防止感染.临床中直接动脉穿刺形成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最快捷、方便、安全、经济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对急性中毒、急慢性肾衰竭没有内瘘或内瘘不成熟的首次透析病人尤为重要.但直接动脉穿刺会对病人产生较大的疼痛刺激,而且血液透析又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进行,陌生的环境和治疗机器也可以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这些心理、生理、环境的改变引起病人生理上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所以对直接穿刺行血液透析病人除进行常规护理外,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也是必须的.

我们一般都采取下面的这种护理干预方法:在血液透析护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护理干预.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立护理干预的基础.如在病人人院后,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生活习惯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病房,及时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帮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消除病人陌生心理.其次,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实行认知干预.透析前详细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再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实施情绪干预.根据病人情绪变化,说明血液透析的必要性以及直接穿刺的优点,对可能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作适当说明,给予安全暗示和保证,解释并发症和拒绝治疗之间的危害性区别,让病人权衡利弊,从心理上接受透析治疗.最后,给患者传授减轻焦虑和疼痛的方法,实施行为干预,如指导病人在穿刺时进行深呼吸;透析过程允许家属陪伴;透析中密切护患交流,鼓励病人相互交谈等.

肾内科护理工作的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肾内科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 对儿童患者的护理

儿童患者也是肾内科经常接触到的一类患者,由于儿童患者的身心发育未完全,语言表达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医护人员与患儿的沟通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但也不能忽视儿童的存在,护理人员要多与小患者交流以消除他们对医院和治疗的恐惧心理,如在与患儿沟通时要多微笑,多注意使用语言技巧,多采用激励性、保证性语言,消除患儿陌生、恐惧等不良心理,以取得他们的配合.此外,护理人员应体谅患儿家属的焦虑心情,认真倾听家属对患儿病症的描述,耐心向他们说明患儿的病情、治疗措施及必要性.当家属对某些治疗手段、用药、收费标准提出异议时,护理工作者应给予耐心、诚恳、合理的解释.有些患儿家属常常会将紧张、焦虑的情绪转化为对医护人员工作或医院环境的不满.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尽量灵活、诚恳地做出恰当的解释,不要急于反驳和批评,要多多理解这种“可怜天下父母亲”的急切心理.

3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肾内科疾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其住院过程只是疾病的一个很短的阶段.出院后还需继续疾病的治疗、监测,因此要求患者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某些项目的监测、注意事项等,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使他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要在患者首次来院时就展开,通过让护理人员持续的宣传教育,并让患者亲自参与一定的护理活动,如按时吃药、勤锻炼身体等,使他们在认识上实践中学到知识.这于疾病的系统治疗、预防、控制都是非常有利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找回生活信心,很多患者往往由于长期疾病而抑郁、悲伤、恐惧,甚至有自我贬低和的冲动.此时,指导患者,让患者参与到自我的护理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使他感受到家人及护理人员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减轻别人负担的.增加对生活的热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主动对自己的生命及健康负责,积极认真的接受治疗和护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个人护理能力越高,其健康水平和自我满足感就越高.

总之,护理要从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进行,护理人员以理解、同情、尊重的态度帮助病人,使病人清楚了解疾病产生原因,认识治疗过程及预后,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同时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让家属陪伴治疗并教会病人放松方法,缓解病人焦虑情绪,以正性情绪对待治疗,采取正确的的应付策略,有效减轻或消除疼痛.从而使病人达到身心放松,平静安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