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诊百号还有效一会即觉话诊道

点赞:13660 浏览:585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只要生过病就过医的朋友都有这样的印象:一大堆人围着一位医生.这种场景在名老中医坐诊的时候,更显得“壮观”,我的老师就有一上午看了92个病人的经历.究其根底,是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大众也有“病人越多医生越好”的从众心理,医者声名鹊起,患者量自然随之剧增,而后成为医名更盛的推动力,名声更盛又再次促进就医人数的暴涨.这一规律,一直使很多良医无奈,也被很多“江湖神医”所利用.前者,曾有年过八十名名医,自知已不能胜任每日百十人门诊,三易其居处仍无法躲避,最终自尽以谢绝的惨例;后者,“悟本堂”预约号至数年之后可谓典型.


我的老师是位德艺双馨的“明师”,我也曾问过他的患者的就诊感受.说来奇怪,别看老师日诊百号,但大多都有效.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患者的精神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大众信名医,“看名医”就已经给自己开具了一张振奋精神,治愈疾病的处方.

其二,中医临床的社会学因素起到了促进作用.曾经有一位老前辈说,“在四川行医,只要从你第一天坐诊开始,就守着藿香正气散加减,坚持五年,只要你不换地方,你就不愁没患者”.中医界有句俗话叫“无偏不成名”,老前辈是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情况来映射中医临床中的社会学规律:一方面,大众对刚出道的医生都不容易接受,中医成名时间往往较长,成名前接触的患者量很少,一个人要想全面精通很难.另一方面,中医传统成名的方式是口碑相传,治愈者往往把与自己情况类似的患友介绍到自己的就诊的医生那里.这导致一名医生的主要患者群的情况类似.于是,一名中医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从一方面突破.在四川盆地,湿热很常见,但湿热为病又非常缠绵难治,如果一开始就注意从此着手,就可以在名医之前在专项上积累更多的思考和经验,也容易接触到相关病人而有突破成名.正是这种社会规律,日诊百号的名医们,其患者群主体的情况往往比较类似,甚至雷同.而名医对此类情况,早已了熟于心,往往一会即觉,自然可加快诊治速度,同时也多有疗效.

其三,中医的整体医学特质成为快速诊疗的技术支持.中医一旦成名,患者剧增,随之慕名而来的病人病情很多已经超出了之前类似的情况,对此名医们仍能保证部分疗效.这是因为名医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医整体医学的优势.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在诊断上不是首重局部枝节,而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逐层深化,首辨整体气机升降出入偏颇,再识阴阳,而后别表里虚实寒热,进一步定经络脏腑状况.以此诊断模式为技术基础,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不能精确辨识到每处经络脏腑的局部状况,辄力求一会即觉地保证大的处置方向不出错.例如,患者面色唇舌白,一搭脉就感觉细弱,时间有限无法细判时,则问诊排除下出血的情况,定为血虚而开出一剂补血的处方.如此,就仍有部分疗效.

但不管如何,患者太多是难以保证诊疗效果的.就一上午92个病人这一实例,可以计算一下:1小时60分钟,一上午从早8时开诊至午后2时底线,最多可工作 6个小时,计360分钟,除以92,其结果四舍五入,平均4分钟完成一名患者的诊疗.华中理工大廖建桥专门研究过汉字书写速度,据其科研结果,常人行书体每分钟约可写25个字,其95%可信域是21~31个字.中药药名一般是2~3个汉字,以很精简的9味药组方计算,药名占18~27个汉字,加上处方必填的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剂量、处方剂数和煎服医嘱、签名、日期,一张完整处方汉字数超过31个字,也就是书写一张清晰合格的处方需至少需耗时1分钟.减去开处方的时间,剩3分钟完成一名患者的诊断.中医诊断讲望闻问切,就算望、闻、切诊可以在问诊的时候同时进行,只计问诊.汉语口语语速,常人是每分钟70~90个字,3分钟是210~270个字,也就医患两人共用这270个字完成准确交流.通过这些数据,大家觉得可以保证最佳的诊疗效果吗?

日诊百号还有效一会即觉话诊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临床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从此以后不要从众扎堆看名医.患者过多,不是良医所愿,而是江湖“神医”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