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

点赞:5763 浏览:196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安徽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230038)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3-0133-02

摘 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建构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汉语语言同样传承着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汉语词语承载和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因素,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独具特色的词群.本文探讨体现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以期引起对汉语和中医感兴趣的外国朋友的关注.

关 键 词 :汉语词语;中医药文化因素

文化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具有建构和传承文化的功能.语言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文化的繁荣也必将丰富语言的表达,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之间体现着“互塑互动”的密切关系.

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对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因素的探索.在“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语言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嘉璐先生认为,“负责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我们平时说词汇对于社会生活最为敏感,这也意味着许多文化凝聚于词汇.”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汉语中凝结了数千年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蕴含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独具特色的词群.

一、与中医基本理论有关的词语

体现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药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为基础,以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为指导,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关于脏腑、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四诊、辩证等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也造就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汉语词语.

1.与中医脏腑理论有关的词语.

中医脏腑理论研究人体脏腑和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内脏的性质和作用,把脏腑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它们之间各自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又相互联系结为一个整体.

中医脏腑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即心主管人的意识、思维和精神活动.《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在汉语中有大量以心表达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的词语和成语,如:

心灵、心意、专心、用心、心不在焉、心烦意乱、心神不宁、心灰意冷、心甘情愿、心口如一、心旷神怡、心领神会、心满意足、心平气和、心猿意马、心悦诚服、心灵手巧、心直口快、心照不宣、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藏血,而肝在志为怒.一般而言,怒志人人皆有,它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护机体生理平衡有重要意义.若突然大怒或郁怒不解,容易肝气升发太过而伤肝.《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汉语中体现这一中医理论的词语有:大动肝火、肝火旺盛等.

我眼里湿了,此时,只有此时,我才真正明白,粱三喜生前为啥因我扔掉那一个半馒头而大动肝火啊!――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第十一章.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肝为五脏之一,胆为六腑之一,胆附于肝,肝与胆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上紧密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汉语中有成语“肝胆相照”,用肝和胆相互照应来形容对人诚恳,以真心相见,如:

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2.与中医精气神理论有关的词语.

精、气、神,中医称之为“三宝”或“三奇”,是生命现象产生及活动变化的根本.“精”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殖能力的物质基础.《内经》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精神、意识、知觉和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中医“三宝”精、气、神体现在不少汉语词语中,如:

精神、精气神、精神头儿、精神抖擞、精神焕发、精疲力尽、养精蓄锐、元气、气色、出神、愣神、神思、神韵、神采奕奕、全神贯注、神不守舍等

一月后,孝文脸上的气色果然好了,脸颊红润了,天庭也洁亮了,灰暗的气色完全褪尽.――陈忠实,《白鹿原》,第十章

3.与中医八纲辨证理论有关的词语.

八纲辨证是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理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中的表里辩证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辩证方法.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六腑在内,属里.外邪犯表,多在疾病的初起,一般比较轻浅;腑脏受病,多为病邪入里,一般比较深重.中医理论中的表里辩证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汉语中有不少体现了中医学表里辩证思想的词语,如:由表及里、鞭辟入里

今人说梦窗词而最能由表及里、抉发文心者,当推叶嘉莹女士.――刘永济,《微睇室说词》,《读书》,1989年第5期.

八纲辨证中的虚实辩证,主要用以判断病邪盛衰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内经》中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意思是病邪强盛的病证是实证,正气虚弱的病证是虚证.“冒虚汗”是虚证的表现,也用来形容人心里没有底气.

贩毒者害怕的就是周鑫全的这双眼睛,只要被他盯上一眼,要么头冒虚汗 ,要么两手发抖,要么语无伦次,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徐蕴冬,《我观英雄周鑫全》,《中国海关》,1996年第6期

二、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养生有关的词语

中医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和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外治疗法、饮食疗法等.另外,中医非常注重养生保健.汉语词汇中有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养生有关的一大批词语.

1.与对疾病的诊断有关的词语.

中医认为万物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和谐平衡,则万物处于正常状态,反之万物就会出现非正常现象,人体也是如此.中医理论对人体疾病产生的部位、原因和表现有独到的认识.

与疾病产生部位有关的词语,如:痰迷心窍、心腹之患、伤筋动骨、病入膏育等.

低头一想:“明白了,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东家见了眼馋,又勾起那痰迷心窍的老毛病来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这好比孙行者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实在是个心腹之患.――欧阳山,《三家巷》,第三卷

如此算来,几天前打的那场胜仗,对刘汉英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五章

中国足球多年已病入膏肓,但授权为其动手术的只有一个“庸医”―――中国足协.――《该死的中国足球》,成都商报,2004年11月18日

与疾病产生原因有关的词语,如:积劳成疾、沉疴宿疾、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等.

米尔斯认为美国权力机构的发展以缓慢渐变为主,少有沉疴宿疾般的定式.――(美)米尔斯著,周晓虹译,《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与疾病表现有关的词语,如:无关痛痒、无病、无病一身轻等.

不少人在大厅里摄影留念,或者凑在一起学外国绅士的样子,站成圆圈儿,端起酒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阿城,《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

写东西总是有话要说,无病当然算不上真正的创作,虽然这类“作品”时下并不少见.――《含蓄而不晦涩:评武建中同志作品》,参考消息,2011年1月20日

2.与对疾病的治疗有关的词语.

在对疾病产生原因和疾病现象认识的基础上,中医创造了“四诊法”的诊断方法.成语“望闻问切”、“一脉相通”、“血脉相连”,以及与“把脉”、“号脉”有关的词语都是对“四诊法”的描述,如:“请专家把脉”、“为市场把脉”、“给北京楼市号脉”等.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中医治病的理论为整体论治,提倡“标本兼治”,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标本兼治才能市场失衡.――人民网财经频道,2012年2月7日

你也不要死盯住今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不是办法,你应当朝远处看,看看明天罢,明天有我们的希望!――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

针灸、推拿是中医独特的外治疗法,与之相关的汉语词语有:拿捏、痛下针砭、针砭时弊等.

崔鸣九拿捏不准,仍旧小心问:“但等这消息要是检测的呢?” ――朱秀海,《乔家大院》,第二节

任玉岭:针砭时弊谏真言――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10日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治疗疾病的经验,这体现了中国人注重总结,重视经验的文化心理.如:讳疾忌医、病急乱投医、久病成良医、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


中国的文人,由鲁迅奠基的伟大“五四”运动的一个可贵遗风,就是作家不讳疾忌医,敢于正视现实.――龙应台,《野火集》

小林绞尽脑汁想人,把京城里的同学想遍,没想出与这个单位有关系的人.也是病急乱投医,小林想不出同学,却突然想起门口一个修自行车的老头.――刘震云,《一地鸡毛》,第五章

3.与预防养生有关的词语.

中医非常注重养生.养生的概念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易经》、《论语》对其都有阐释.《内经》中说,“顺时养生,治病于未生”.中医强调通过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由此产生与古代中医养生文化相关的一些词语,如:春捂秋冻、起居有常、未病先防、养生养心、三分吃药七分养、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三、与中药有关的词语

中药来源于广阔的自然界,有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等诸多种类;在制作上煎制、炮制等方法产生了膏药、汤药、丹药等药物.因此汉语中产生了与中药名称种类和制药方法、中药使用有关的大量词语.

与中药名称种类有关的词语,如:灵丹妙药、狗皮膏药等,还有一些与中药名有关的歇后语、谚语,如:丈夫出外三年整――当归、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等.

赵克久一时冲动从家乡到了上海,一时冲动又在那个钱科长的指挥下鬼混了许多日子,但现在又想摆脱那种“卖狗皮膏药”的生活,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反复迟疑盘算的结果.――矛盾,《锻炼》,第二十六节

与中药制作方法有关的词语,如:如法炮制、固守陈汤、按老方子抓药、换汤不换药等.

那种蛋糕的制法曼珑女士也传授给我了,但是,我如法炮制,做出的却是一个硬梆梆的馒头.――季羡林,《收获》,《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所以翻来覆去,都不外那一套“换汤不换药”的玩意儿!――邹韬奋,《再到巴黎》

与中药的使用和疗效有关的词语,如: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等.

这个项目针对各种造成贫困的因素“对症下药”,从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关注扶贫:“西南模式”见证中国减贫奇迹,搜狐新闻,2004年5月27日

张良曰:“等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史记留侯世家》

总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大格局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正逐步体现其在许多方面的意义.本文探讨体现中医药文化因素的汉语词语,以期引起对汉语和中医感兴趣的外国朋友的关注,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医文化传播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