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的学前教育不可忽视

点赞:33227 浏览:1553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与城市相比,农村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不是很乐观.就目前来说,许多农村小学因学前班不设变质或人数、收费等问题而未开办,使绝大多数农村孩子学龄前一直呆在家里,任其发展,给入学后的教育带来诸多不便.


首先是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

不起.

在农村,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存在这种现象;孩子出生后,父母养至三、四岁,能吃会穿,就认为可以放心了,并将其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然后双双外出打工,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五年才回家,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没有尽到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没有更好的开发孩子的智能,等入学后很多农村孩子学习不主动,反应迟钝,无论教师怎样费尽心思,教学效果总是不佳.

农村孩子的学前教育不可忽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其次是孩子交给祖辈去带,不是溺爱就是讨厌的情况普遍

农村的祖辈那一代人,文化层次不高,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没几个,在他们的呵护下,只要是孩子们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都会尽量满足,孙子和邻居小朋友们玩,打了架,他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谁打了我孙子,至于原因如何,一本是不去过问的.这样的孩子,从小养成了性格自私,自大,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有的家庭贫困,一年到头都在忙地里的农活,年高,辛苦,疲劳交织在一起,是他们内心烦躁,哪有心思去带孩子,只要孩子一哭一闹,要吃要喝,小则骂,大则打,心里十分讨厌.这样的小孩子进入学校后,大多都性格孤僻,内向,不爱与老师和同学交谈,常有孤独和压郁感.

一、粗俗的语言环境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在农村,相对来说,文明用语的气氛要差一些,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言行无所顾及,大人们本来就是满口俗话,在孩子的面前从不收敛,导致农村孩子学得最快的语言就是粗话、脏话,在他们的口中,几乎每说一句话都带有“把子”,我曾见几个在一起玩的小孩,因为输赢,从他们的口中说出的每句话,都带有脏字.以致在农村学校里,同学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是因为互相乱骂而引起的.

二、丢掉了传统的教育却又乱赶时髦的现象严重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历来就有,无论名人名家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有许多重视早期教育的成功典范被后人传为佳话,古代教育理论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想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照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树小好修直,树大修不直.”许多家长片面的理解孩子的宝贵,将其视如掌上明珠却不加以管教,连起码的传统礼仪小孩都不会,有客人来不打招呼,尊老爱幼更是谈不上,有的父母看见孩子捡石块砸老人却不在乎.

从上面几种现象来看,农村家庭孩子的学前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的办法,我想,一方面是教育体制,城里有专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班,而农村住户分散,交通不便,可以把学前班设立在各小学,曾加该学校的岗位编制,配备幼儿教师,让农村学龄前儿童到学校里来,进行入学前的智力开发和训练;另一方面,对住户实在太分散的地区,各个教学点所辖的范围内,有多少学龄前儿童,各个年龄段均加以统计,并给教师分派任务,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家庭访问教育,定期检查儿童的成长状况,作好记录,给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合理建议和要求,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

因此,教育得从娃娃抓起,幼儿零至五岁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所以农村孩子的学前教育必须抓紧,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