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在编排中的差异

点赞:5319 浏览:153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课堂教学是进行舞台表演的基础,精彩的剧目演出离不开排练厅里一招一式的繁复练习;训练学生从排练厅走向舞台,单一、规范的课堂组合是表演剧目的“奠基石”,课堂中的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关系固然密切,但在编排过程中,仍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分析试图从“编”与“排”的两个角度,立体阐释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在“所达目的”与“所用方法”中的不同,以及编排过程中二者核心把握的关键.

关 键 词:教学组合;剧目;编排;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39-1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演员想要在舞台上完美地呈现一部舞蹈作品,离不开在排练厅里日积月累的训练.课堂教学可以说是进行舞台表演的基础,离开了教学组合中形态的一提一压、步伐的一进一退等这些最基本的训练,完美的舞蹈作品是无法完成的.教学组合与作品的关系固然密切,但在编排课堂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中的舞句、舞段时仍然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体现在各自编排的目的以及方法上的不同.

第一,编排舞蹈课堂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的目的不同.首先,从“编”的角度解释两者的不同目的,“编”这一行为,简而言之即身为老师或编导的一度创作.在教学中,老师创编的课堂组合一定是具有训练性的,例如,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课堂中,首先会把身体的运动方式拆分为:提沉、冲靠、含腆、旁移、横拧、云肩转腰几个核心训练元素,老师首先会创编元素部分中的提沉组合,这也是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基础和核心,也可称之为呼吸,这一元素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典舞神韵教学的全过程,因此,能否合理编好提沉这个基础元素动律组合,提高其训练价值,是下一步教学内容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而在创编舞蹈表演剧目中的舞句及舞段时,最主要的就要体现出编导的创造力,剧目中所有组合、舞句和舞段都应有一个“灵魂”主题,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情感抒发,但都应该为个性化的言说,因此,编创表演剧目最主要的就是要具有创造力,要有独特的个人理解、表达以及阐释.

其次,再来说一下“排”的不同目的,“排”的过程也就是老师或编导将所编传授给舞蹈承载即表演者的过程.就以上提到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而言,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元素训练让学生充分体验身体及各部分肌肉的运动规律,以及肌肉、骨骼、关节所能达到的最协调状态,在此基础上配合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音乐和不同感觉的处理方式以及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风格的全面掌握,最终让学生的身体气息以及每部分肌肉都具有舞蹈性,实现自由地舞蹈.然而,编导在给演员排练表演剧目时,能让演员准确、生动地表达编导之所想所编便成为了最主要的目的,都说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离不开一个好演员的表达,编导的创造力固然重要,但谁来承载这个伟大的创造,演员怎样准确体现编导的想法,就全在“排”这个关键程序上了,因此,准确呈现一部表演剧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排”比“编”更为关键,因为它才是直接体现出创造力的环节,也只有编导“排”出一部心满意足的作品时,个人创造力才得以施展并体现,才会具有付出的满足感.


第二,编排舞蹈课堂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的方法不同.首先,在“编”课堂教学组合时,除了动作的连贯流畅、衔接自然,风格的属性准确及动势合理之外,老师更要注意动作编排的对称性和反复性.所谓对称,就是动作运动中的对称关系,如一左即一右,一前即一后,一正即一反等,否则学生的肌肉、骨骼就会出现“一边强大,一边弱小”,长久以往,身体将不被协调控制.而反复性,是指同样的动作在舞句或组合、舞段中要反复出现,只有这样,身体肌肉才能形成自己的记忆,才能达到训练效果.课堂组合不同于表演剧目,编创方法不需用花哨,能让学生达到训练效果才是关键.在授课即“排”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按照舞蹈的基本规范去练习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一方面,课堂教学组合往往以训练性为主,大多比较枯燥,此时老师要告诫学生组合训练是长期的,反复的,必须循序渐进和尊重客观规律,为舞台表演作品打下基础,决不可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老师还要在过程中贯穿美的教育.比如,在民族舞教学组合中,老师应从单一训练组合中的点滴细微之处着眼,在举手投足之间让学生体味和认识到简单的手位、脚位、步伐里的美感,掌握不同民族的风格属性和审美价值,如汉族的灵活、蒙族的豪迈、藏族的雄浑、维族的热情等,在训练中做到意念、情感、想象、内心体验的统一与融会贯通.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课堂就是舞台,训练课堂组合的同时也是在学习舞台表演.

舞蹈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在编排中的差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然而,在编排表演剧目时,要拒绝平庸,拒绝平凡.这包括避免动作设计的平庸也包括想法创意的平庸.舞蹈作品中,编导既要关注动作高低、轻重、刚柔、动静的起伏对比和变化,也要考虑围绕主题的变化发展,给人以视觉及情感上的冲击.例如,壮族男子群舞《山娃仔》,就是以独特的艺术情调,奇巧的构思方法,个性鲜明且朴实感人的表演,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舞蹈以山为主线,人为核心,以情为景,在大量想象空间中展开,结合独特风格的壮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把山的浑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彰显出来,舞蹈画面与造型的编排奇妙、流畅,转换自然.其中,舞蹈把落点放在无数伸出的手上,将动作夸张放大并进行视觉强化的“特写”处理,那一双双伸出的手分明是大山的情怀,是母亲生命的乳汁,是民族兄弟姐妹的呵护与期盼,使整个作品形成很强的视觉画卷,有很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编排课堂教学组合与表演剧目时要注意把握,避免出现“节目式组合”或“组合式节目”;换而言之,教学组合是训练学生从课堂走向表演舞台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基本训练中的舞蹈动作元素较为单一,在发展新的动作语汇时,难免会用到技法使得舞蹈语汇、动作元素形成具有训练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训练体系,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避免花哨,避免成为“节目式组合”,否则,就会失去课堂组合教学的意义与功能.然而编排表演剧目时,一定要切忌“拿来主义”,避免用课堂组合堆砌叠加,否则最终只能成了“组合式节目”,表演剧目的编排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编导要找到作品的“灵魂”,用自已的话阐释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以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视角,别出心裁地创作出情景交融、引起观众共鸣的舞蹈.

结语

只有明晰“课堂组合”的训练目的和方法完全不同于“表演剧目”,才能准确掌握编排二者的要领及关键,实现学生从组合到作品的完美驾驭能力,完成从课堂到舞台训练体系的完美过渡.

作者简介:

陈,女,河南郑州人,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