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注水背后

点赞:4551 浏览:175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据报道,日前,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媒体见面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透露,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可能有300万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初次就业.

而与此同时,来自教育部的消息,针对今年有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予以驳斥,认为今年毕业生人数确实达到了历史最高,但多方面信息显示,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人保部和教育部的消息,貌似“矛盾”,其实都是基于一个数据――7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指截至当年7月1日的当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之后教育部和人保部还会发布截至当年12月31日的就业率,那个数据通常要比初次就业率提升20个百分点),人保部按照这一就业率,测算出今年未就业的学生数和往年积淀下来的学生数,算起来就在300万左右,而教育部根据这一数据,也得出今年的就业形势和去年差不多,去年的初次就业率也在70%多一点.

早在2011年,人保部有关负责人就曾指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在70%―75%.这一就业率数据也成为有关部门、高校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目标”.问题是,这一初次就业率究竟是客观真实的,还是有关部门和高校制造出来的?如果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判断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而如果不是真实的,这就是虚构出来的就业稳定――在民间,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别困难,而在,就业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么难,因为数据还是很好看的.

就业率注水背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很多迹象表明,目前公布的初次就业率数据,带有很大的水分.比如,北京3月份的签约就业率不到三成,而到了7月,就业率数据飙升到86%,虽然有关部门和高校称5、6月是签约高峰,但这么大的飙升幅度,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感知.

而就在就业率飙升的同时,各地都有高校传出就业率查重的丑闻,包括有学生到淘宝网购写就业协议书.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调查显示,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先签就业协议,否则就不许参加论文答辩.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索性查重作为权宜之策.而这些查重的就业协议最终都会成为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大学生就业率的依据.

用查重手段刷出来的就业率,满足了教育部门和人保部门提出的就业率目标,可是,说到底,这是玩数字游戏,一方面,“被就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他们还处在就业的焦虑之中;另一方面,这掩盖了就业难题,尤其可能误导高层决策:原来这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经过大家多方努力,大多数工作都圆满得到解决,进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教育问题、经济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就一再被忽视.

姑且不说初次就业率统计本就不科学――在发达国家,统计学生就业情况,多用毕业半年到1年,以及3到5年的就业情况,因为如果把目光对准毕业时的就业情况,必然会导致学校压缩教育时间来抓就业,结果是教育缩水,以及学校并不关心校友离校之后的发展,毕业生一离校就人间蒸发,关注毕业之后的就业,将把学校的教育和校友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统计初次就业率,也不应该由学校自行统计、主管部门审核发布,这种统计、发布体系,很难避免在利益因素的左右下'出现注水、查重行为.正是由于我国就业率统计采取这种方式,有关部门可以“自信”地宣布就业形势稳定,可以把初次就业率数据一直保持在70%这个水准,试问,能把所有学生的就业数据开放,接受公众监督吗?

真正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负责,就不要再玩就业数据游戏了――“好看”的就业数据,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环境中,可以制造一时的政绩,可却会给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发展“好看”,如果影响就业难的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会酿成严重的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谁对此负责呢?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