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综述

点赞:5554 浏览:190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的问题,十几年来学术界主要探讨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等问题,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二者关系的认识.

【关 键 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研究综述

自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这个主题一直没有淡出国人的视野,在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直接从整体上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成果较多;21世纪以来,直接从整体上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成果相对少些,但是探讨某一领域的文化或文化建设以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文化产业日益增多.尽管如此,我们仍能间接地从中获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相关内容的零散思想,毕竟无论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文化或文化建设还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等,他们都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的,因而都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存在前提.但是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狭义文化)却是一个基础和根本的问题.笔者现就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相关文化问题的研究试作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深化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①的含义

明确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含义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是指以马列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纳一切优秀的世界文化,以“为人民大众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新文化.②显然,这种说法并没有扣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前提和基础,体现不出这种文化必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即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中的经济思想观念、经济、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文化的总和.③这种观点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关键点,但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还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而对整个社会的能动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

有学者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条件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包括现代科技与文化、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公平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文化开放意识.④有学者从我国当前的文化背景出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应包括法理型的政治文化、精神和个性的向上与完满.⑤有学者指出,西方和东亚发达的市场经济都内蕴着一种文化精神,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绝不能缺少文化精神的定位和推动作用,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应确立人文社会价值取向、文化的动力作用以及塑造现代文明人.⑥有学者从社会利益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价值理性精神和经济理性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包括、平等、自由,道德,社会公平等三大精神;经济理性精神包括市场竞争意识、科技理性、科学管理、法制意识等四大精神.⑦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它既继承并发扬人类在实现市场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自立精神、科学精神、竞争精神等文明成果,又超越并克服市场经济造成的人文失落、人性压抑和扭曲、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等弊端.⑧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有的文化意蕴,部分观点有交叉重合之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应是高度概括的,所以上述观点仍需整合凝练,以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独特气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和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和合”思想引出的和谐思想、以“孝”为核心的家庭观念、以“忠”引申出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义利”观、“诚信为本”思想等对规避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建立和完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还有学者从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领导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儒家文化思想在推进现代经济发展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的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所以要区别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两者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怎么写作的对象不同,因此,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既需要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支持,又需要摈弃传统文化糟粕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⑨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构造新的文化动力,所以必须大胆进行文化改革,弘扬优秀民族文化.⑩有学者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型加速了文化更新过程,形成了以下七大发展趋势:经济文化一体化、人的独立型文化、个体与群体相统一为本位的文化、能力本位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融合、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走向兼容与综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其评价标准是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三个有利于”.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原因.普遍认为,我国存在着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例如,封建小农意识、唯官为尊、唯权为重、重官轻商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双重作用.市场经济对社会文化道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人们的市场意识觉醒,人生价值观念变化;重视知识和人才;为文化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等.而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表现为:道德滑坡;拜金风气盛行;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达到真善美的价值目标等.

四是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文化环境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文化观念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动;文化参与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文化创新决定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出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及发展趋势.然而,文化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诱发了社会性的和思想滑坡;思想道德上的滑坡,造成社会风气低落,加剧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及其诱导的消极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导致经济体系中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高雅艺术衰落,媚俗艺术盛行.

五是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增强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产业回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增强等.

六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或举措.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好文化,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概括如下: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为指导;第二,构建思想理论大厦,铸造民族之魂;第三,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质;第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精神食粮;第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第六,合理吸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体系.

七是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物质上脱贫和精神上脱贫、解放思想和净化文化市场等几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特殊性;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人的价值;要着力塑造能够适应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文明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的先进文化

一是先进文化的内涵:有观点认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也就是说,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其它各项工作都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种表述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先进文化是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理论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特征和衡量尺度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因:社会主义经济本身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应对外部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的关系:二者是辩证关系,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源泉、物质基础和实现机制,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先进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市场经济,但又不能完全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文化

一是和谐文化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和谐文化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同其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态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前者侧重于和谐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后者侧重于文化的内外部关系,二者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谐文化的原因:和谐文化是平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追求关系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克服市场经济诱发的诸如拜金、享乐、利已、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的产生.

结语

由上可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充分反映了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探求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上产生了部分社会问题,这表明我们的文化建设已不能有效规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恶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还没有形成.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需要,我们都有理由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是一个更加基础的问题,如果中国没有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受到阻碍甚至最终导致经济下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失去坚实的物质基础,具体领域的文化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也将无从谈起.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本文系河南工业大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S015】

【注释】

①③郭建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界定”,《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李红:“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基本内涵”,《黄冈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④邹广文:“论市场经济的文化内蕴”,《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⑤陈创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⑥孟宪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⑦范跃进,栾贻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文化精神”,《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⑧高静文,雷念曾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北京出版社,2005年.

⑨曲玉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8期.

⑩史忠良,肖四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文化”,《当代财经》,1997年第5期.

陈明凡,宋衍涛:“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趋势”,《东疆学刊》,2002年第12期.

宋秀峰,粱惠:“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建设”,《前沿》,2003年第9期.

刘玉辉,雷高岭:“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探讨》,1994年第4期.

包承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前沿》,1998年第3期.

刘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重视文化建设”,《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3期.

王文学,刘进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赵子忱:“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

李德顺:“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前线》,2007年第2期.

余源培:“问题域中的和谐文化建设”,《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