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基础教育改革

点赞:2579 浏览:61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小学生素质发展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更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而怎么写作.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深挖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用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重视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义而且在语言文字上是相当美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很好的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形成对美好纯结事物的向往,对祖国美丽山川景物的热爱,对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叹,对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对丑恶事物的憎恨等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和启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检测丑恶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二、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来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训练学生:

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我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当前语文基础教育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激发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

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三、面向全体,因村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落实素质教育

1.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现代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必是作者洞察客观世界和自己主观意念的完善结合体,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完美人格.只有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真谛,并被作品中思想和形象感染,影响其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成功的语文教师都会利用朗读、精读、略读或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粗细相结合地阅读课文,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争吵》时,让学生自主地精读全文,感受“我”的内心活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并结合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并透过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养分.

2.在“写”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写作是运用局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和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培养学生创作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发现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善、美”.作文教学时,要使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室外”,尽量布置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题目,让学生能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方式去搜集与主题有关的素材.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通过搜集素材进行创造性的表述,还要指导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个性习作.从而让学生会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学会如何去正视它、改正它.同时,要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合作的精神.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未来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