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公开发表的前前后后

点赞:34473 浏览:1584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50年前,在湖南师院的院刊上发表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谁能想到,这首词的发表竟与一位在永州生活40多年的老教师密切相关等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8年1月1日,的不朽名篇《蝶恋花答李淑一》在《湖南师院》元旦专刊上正式发表.这是目前面世的诗词中,唯一一首悼念革命烈士的词.诗人融入古老动人的神话传说,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追忆在黑云弥天、斗争严酷的峥嵘岁月里,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而献出生命的爱侣与挚友,笔底倾注了无尽的痛悼和崇敬之情.全词情真意挚,跌宕起伏,气象宏大,意境深远,一经问世,便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给广大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过,令众多诗词爱好者感兴趣的是,的诗词大多数是在《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红旗》等级报刊上首发,为何唯有这首词,是在一所地方高校的院刊上首发?

一个意外的机会笔者获知,现已退休的湖南科技学院副教授林松年,正是当年发表此词的《湖南师院》的3位编辑之一.最近,应笔者之约,林松年首次讲述了50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难忘的经历等

李淑一的叙述声情并茂

林松年是广西贺州人,1953年参加工作,两年后调入长沙师专.因长沙师专与湖南师院合并,他于1957年夏季进入《湖南师院》编辑部.是年11月的一天,根据编辑部的安排,他前往长沙市第十中学,采访在此实习的湖南师院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

实习生告诉林松年,他们在校内一位姓李的语文老师那里,看见过的手迹.林松年非常好奇,于是让实习生领他去找李老师.

当时,他压根儿没想到,即将见面的这位李老师,就是日后因的和词而名噪一时的李淑一.他更没想到她是杨开慧烈士的同学,而这所学校正是她们的母校.

长沙市第十中学原名私立福湘女子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校内大多是欧式建筑.李淑一当年住在一栋小洋楼的一楼,房间布置得简单而素洁.那天天气有些冷,李淑一老师家里已生起了炭火.林松年等围着暖烘烘的炭盆,提出想拜读一下的信,李老师显得很高兴,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大信封.

这是一个牛皮纸做的长信封,上面竖写着“李淑一同志收”6个龙飞凤舞的毛体字,左下方落款是“毛缄”.全信内容如下:

淑一同志:

惠书收到.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大作读罢,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暑检测或寒检测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

为国珍摄!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李淑一告诉林松年,这年1月,《诗刊》创刊号上首次发表了的18首诗词,她反复吟诵,爱不释手.她忽然想起,早年为杨开慧写过一首《虞美人》,当时杨开慧十分兴奋,曾给她看过.李淑一依稀记得词的开头两句,便于2月给写信,索取全文,同时寄去的还有她1933年因想念丈夫柳直荀而作的《菩萨蛮惊梦》.

1921年,曾书赠杨开慧《虞美人枕上》一词:“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皆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36年过去,毕生追求的革命事业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他的思想感情也升华到一种更高更新的境界,尤其读了李淑一的小令后,联想到无数像杨开慧、柳直荀一样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不禁“感慨系之”,信笔挥就了这首传世经典《蝶恋花答李淑一》.

遵信中所托,1957年7月10日,李淑一特地来到草木葱郁的杨开慧墓前,献上鲜花和香果,饱含热泪诵读祭文:“等近接来信,念君思君,作词悼君,嘱我暑检测有暇,代他亲来板仓,奠扫君墓,获此良机,遂偿夙愿.今兹来奠,恩义双重,老友有灵,当能鉴察.”27年前,杨开慧从北京回到长沙,在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的帮助下,进入福湘女中念书,两人由此成为同窗好友.她们都是1901年出生的,杨开慧思想进步,性格开朗,不喜欢做礼拜,经常向李淑一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的道理,对李淑一的影响甚大.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李淑一曾多次去看望烈士的母亲,深情地对杨开慧的母亲说:“开慧牺牲了,我就是您的女儿.”

此刻,读着一代伟人的亲笔信,听着李淑一声情并茂的叙述,林松年内心滚过一阵又一阵热浪.他忽发奇想,能不能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这首词呢――那一瞬间,他为这个大胆的想法激动不已.他迫不及待地跟李淑一讲,想将信借用几天,在院刊上发表这首词.李淑一想了想,说:“这是私人唱和,如要公开发表,得经主席同意.”

《蝶恋花·答李淑一》公开发表的前前后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当天,林松年怀揣信件,兴冲冲赶回了编辑部.

悲壮的革命爱情令人回肠荡气

的确,《蝶恋花答李淑一》凝结着太多、太重、太深的情思.它背后的故事,凄美而壮烈,令人回肠荡气.

在词中喻为“骄杨”的是他的爱妻杨开慧.章士钊的《杨怀中别传》中记述:“毛公填词,有我失骄杨句.吾乃请益毛公,何谓骄?公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杨开慧于1920年冬与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捕.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人!”敌人要她公开宣布与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掷地有声:“要我与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抛下了挚爱的伴侣和3个年幼的孩子,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慷慨赴难,归葬于故土东乡板仓棉花坡,年仅29岁.噩耗传到江西苏区,极为悲痛,曾有“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之语.

词中之“柳”即为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他俩经杨开慧介绍而相识,于1924年10月30日结为伉俪.柳直荀是长沙人,1924年加入中国,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是早年的战友.他参加过南昌起义,1930年到湘鄂西工作,曾任红军二军团政治部主任、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2年在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据地牺牲,年仅34岁.

李淑一虽没加入中国,但她受丈夫革命思想的影响,为党做过不少事,曾掩护郭亮、夏曦、李维汉等从事革命活动.自1927年“马日事变”当天匆匆离家,柳直荀就再没回来过,此别竟成夫妻永诀.细算起来,两人共同生活的时间只有两年半.在此后的漫漫岁月里,在不尽的牵挂和担忧中,李淑一依靠微薄的教书收入拖儿带女艰难度日,尝尽了生活的辛酸苦辣.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933年7月26日夜里,隐约听说丈夫牺牲传闻的李淑一忽然梦见他一身褴褛,血痕斑斑,渐行渐远离人而去,禁不住愁肠寸断,大哭而醒.清晨时分,她和泪写下了令“感慨系之”的《菩萨蛮惊梦》一词:“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解放初期,当从谢觉哉口中得知丈夫牺牲的确切消息,在凄风苦雨中痴心等盼了20多年的李淑一一度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心悴神恸.

1950年1月17日,与多年失去联系的李淑一,给寄去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封信,告之杨开慧牺牲的情形和自己的近况.4月18日,回信,深情地抚慰道:“直荀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

1959年6月27日,回韶山时,特地在长沙蓉园接见了李淑一,并和她合影留念.为纪念这次接见,李淑一曾在1961年作过一首七律:“忆昔长沙识伟姿,重逢已是盛明时.卅年事业惊环宇,四海人民仰导师.话到忠魂弥恳挚,暖如朝日更温慈.九霄杨柳春常在,附骥深惭蝶恋词.”

满足了青年人的要求

林松年回到湖南师院,把这件事和自己的想法告诉编辑部另外两位编辑于沙和徐运汉,他俩都显得特别激动,拍案叫好.3位热血沸腾的年轻编辑商量决定,马上向湖南师院宣传部汇报,尽一切努力争取在院刊上发表.

第二天,当的信出现在时任湖南师院宣传部长罗士球的办公桌上时,他立即敏感地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向院领导汇报后,他们以青年学生的名义,写了一封致的信,并就此事专门向湖南省委宣传部请示.省委宣传部与取得了联系,此信很快转到手里.满足了青年人的要求.1957年11月,他在复信中说:“来信收到,迟复为歉!《蝶恋花》一词,可以在你们的刊物上发表.《游仙》改《赠李淑一》.”

《湖南师院》当时是一张四开版的小报.的这首传世名作,刊发在第三版文艺副刊版的右上角位置.此词问世后,迅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文汇报》、《人民日报》、《诗刊》、《光明日报》、《新民晚报》及香港《大公报》等各大报刊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