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种主要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点赞:6313 浏览:206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语文校本课程经历了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已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形态: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与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这两种语文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鉴于此,我们对它们的评价也迥然不同.

[关 键 词]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评价

[作者简介]曹茂才,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许嘉,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lo)06-0165-03

语文校本课程经历了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两种主要形态:“课程形态”与“活动形态”.“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像“唐诗鉴赏”、“走近鲁迅”、“红楼寻梦”等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都是属于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像“演讲与辩论”、“感受吴文化”、“北京建筑”等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都是属于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

不同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评价内容等方面的不同.

一、从课程环境看

影响语文校本课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相关智能、课程资源保障.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环境的不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教师智能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智能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要相当熟悉.教师这方面的智能因素将会对课程开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像开“唐诗鉴赏”这门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对唐诗有相当研究.任课教师必须对唐代各时期代表诗人有相当了解,必须对唐代主要诗歌流派诗作也有相当了解,必须对李白、杜甫与白居易有相当研究.任课教师有这样的智能,才可能胜任“唐诗鉴赏”这门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智能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智能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很熟以外,还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与语文校本课程理论修养.像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所开设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1)对吴文化基本含义的理解;(2)对问题的研究方法(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如何形成小论文等);(3)吴地文化研究(吴地人物研究、吴地语言研究、吴地山水研究).显然,要开好这门语文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对上面的那些内容要十分熟悉.


从“感受吴文化”这门语文校本课程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要顺利展开对吴地文化的研究,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展开大量的课外活动,如教师要组织学生到实地去采访吴地一些名人,到实地去察看吴地山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活动能力和语文校本课程理论修养.这样,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才可能关注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注到地方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对课程资源保障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保障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低,一般只是要求一定的资料保障.像“唐诗鉴赏”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源上主要是要有唐诗读本、读诗解读本等资料.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保障的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往往比较高.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利用水平,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像语文校本课程“北京建筑”,它所依赖的主要课程资源有:北京地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从事北京建筑研究的有关人士,北京建筑的大量相关文献,等等.如果缺乏这些基本课程资源,我们要开展对北京建筑的研究,那是不可想象的.

二、从课程教学来看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拟定和课程教学.由于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对它们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对课程目标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单纯,一般是针对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像“走近鲁迅”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基本在课堂展开,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目标可以拟定为:研读鲁迅作品并写出相应的研读文章,从而“走近”鲁迅.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复杂.其教学大部分是在课堂以外完成,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关注学生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比较关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像锡山高级中学开设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其课程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感受吴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2)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对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1)课程内容要丰富.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内容一般比较单纯,但不能单薄.像开设“小小说导读欣赏”这样的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小说让学生阅读;然后再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小说赏析文让学生阅读;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些小小说赏析文.这样,课程内容就不会显得过于单薄了.

(2)课程内容应是一般课堂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应能体现出与一般课堂读写教学所不同的趣味性.像“红楼寻梦”这样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我们对其教学内容的设计显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文本阅读.我们可以透过《红楼梦》作品的阅读,寻找其中有关“梦”的故事.据说在《红楼梦》全书中,总共记叙、描绘了二十二个梦.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其中梦的解读,从而把握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与主题思想.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1)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要保持一致.从前面所提到“感受吴文化”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来看,其课程内容纷繁复杂,往往可能出现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不太一致的情形.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要合理.课程内容要能体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要能体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前面,我们所提及的“演讲与辩论”、“电视制作与播音采访”、“感受吴文化”等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课程内容的拟定都要能体现这方面功用.

(3)课程内容的容量要适度.在实际教学中,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往往过于膨胀.某校开设了“庐陵文化”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含有丰富的知识介绍、大量的实地参观与考察(佛教圣地青原山、名窑古镇永和镇、当地民俗风情等),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性小论文写作.像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内容容量是相当大的,这无疑会给课程实施带来极大困难.

(三)对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我们前面说的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小小说导读欣赏”来说,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既应关注学生对小小说欣赏方面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学生对小小说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像“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听说读写与学科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2)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像“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中的人物研究是由几个学生去分别完成“无锡顾恺之”、“归氏状元门”、“从吴语中看吴人”等论题研究.显然,这些人物方面的广泛而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是多么需要学生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3)关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前面我们谈到,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往往比较高.这点,我们从“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清楚看到.如果不能有效开发与利用吴地山水、人物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学生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有效学习“感受吴文化”课程,那是不可想象的.

三、从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来看

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而就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来说,其主要不同不在于评价主体,而在于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一)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像“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走近鲁迅”等.其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往往都比较单纯.因而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也比较单一.

目前这类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指向基本都是针对语文听说读写的某方面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就应该把对学生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像前面提到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小小说导读欣赏”,我们对其评价的内容就可以确定为:学生“小小说”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要求

这类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像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在其设计中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本保证;而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2)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目标往往以此作为基本定位.像“感受吴文化”、“庐陵文化”、“北京建筑”等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学习都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能探究问题,要能与他人进行良好合作.

(二)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不同要求

评价内容决定评价方式.两种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由于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不同,因而其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就必然不同.

,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要求

它侧重于采用终结性定量评价.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而这样的能力提高程度主要是在学习终结时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因而在课程学习终结时才好去对学习成绩作出评价.而对学生这种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所采用的评价尺度,用等级定量会显得比较客观.

关于两种主要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语文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要求

它侧重于采用过程性的定性评价.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两方面: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由于这两方面能力的形成都是过程性的,因此,我们对它的评价也应侧重于过程性.再则,对这种过程性的东西采用的评价尺度用定性评价会更合理,而且也更容易操作.

[责任编辑: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