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

点赞:5280 浏览:190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把握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 键 词 就业指导 择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高校才开始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拥有专职的咨询师,这些咨询师均具有职业规划师资格,并开始尝试开展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怎么写作.另外有一些高校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程.

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地区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就业指导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有的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找工作、落实就业单位,认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要求就可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视为谋取职业的指导,是一次性就业安置的短暂行为,只要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并不关注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

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就业指导主要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开设就业讲座以及盖章、统计数据等工作内容上,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解释,多是一些政策性和观念性的指导,缺乏深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忽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很难解决学生的深层次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局限于大学毕业班学生,缺乏对学生的个案指导、大学期间的全程指导、市场化的操作等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工作内容,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

就业指导忽视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指导,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就业观念落后,在于大学生的不良择业行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业指导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一环,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并跨越了过渡期和初步试验承诺期两个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职业兴趣趋于稳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缺乏说明了大学生缺少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写作.

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观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状况,与毕业生的择业观“畸形”有关.例如,一些大学毕业生盲目追求在京沪等大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一心想去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过分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不愿意到基层单位、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去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就业非理性预期的表现,都会给正常就业带来心理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仍然在人力资本素质方面有优越地位,竞争力强,但由于存在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与市场需求不符,从而影响了正常就业.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择业观指导主要是向学生传导职业价值观,促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的衡量自己,参照自己的志趣、特长,选择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并能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首先要树立就业大众化的观念.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毕业生就业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时代,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毕业生要进入“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行列.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娇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如果固守上了大学就要成为国家干部,就要当白领的陈腐观念,必然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其次要树立基层就业观念.从全社会来看,我国吸纳社会劳动力最多的是基层,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等.毋庸置疑,基层将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空间.通过就业思想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单位、艰苦行业和边缘地区工作,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如果毕业后只留在城市就业,那么就业的路子会越走越窄,我国广大基层单位、乡镇企业等需要大量人才,这些地方工作环境虽然较为艰苦,但是往往能给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毕业生施展自己的才能.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性向.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来增强职业竞争力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性向,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方向.

第一,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教师既是职业生涯指导的规划者、提供者,又是引导者、催化者,指导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指导工作的好坏.对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要推行职业指导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在就业指导队伍构成上,还要实行专职人员和人员相结合、学校人员和社会人员相结合.吸收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辅导员,校内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作为人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聘请外部人力资源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往届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从事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第二,为大学生开展专业的职业测评.职业测评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测评工具,引入权威的职业测评,就业指导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职业测评后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测评结果,教会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测评得出的结果.

第三,完善职业指导课程,开展连贯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应该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目标是职业理想教育和生涯发展规划的辅导,这个阶段,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帮助大学生认定自己的理想职业,从而帮助大学生依据职业理想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二年级主要是进行职业个性与职业测评辅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使其能够扬长避短、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三年级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该行业所必备的素质和技能,让学生对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四年级的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的就业适应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写求职信、参加面试,帮助学生收集需求信息,举办各种规模就业市场活动.

第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深化大学生对课程专业的认识,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和岗位的人事,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适应性增强的突破口.而且实习工作也能为就业做铺垫.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指导,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在就业指导中开展创业指导,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创业指导可以转变大学生单纯寻求岗位的就业思想,树立自身创建岗位的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在满足自身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创业指导的开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和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创业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创新的思考能力、对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强烈危机感等因素.而这些因素的掌握必须通过整个学校的创业氛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渗透.要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让其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就业危机感;通过向大学生宣传创业的相关知识、大学生成功的创业典型,激发广大大学生的创业;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开设创业专题讲座,举办创业企划案大赛,开展模拟性创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氛围.

其次以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与精英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来开展创业实践体验活动,如到企业实习、校外参观考察、商业调查访谈等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合作组织等创业能力;还可以通过开设创业训练、创业教育等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创业程序、创业政策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