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和

点赞:6344 浏览:185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经济类院校的外语专业多以经贸英语商务英语为主,没有综合类院校浓厚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外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堪忧,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亟需加强.开设用英语讲述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等等措施已经很有必要.

关 键 词:外语专业;传统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093-02

一、引言

随着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新的世纪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和交流必将愈来愈频繁.如何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让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灿烂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每一个角落推广传播,这应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国青年的主体,大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必将担当起向世界传播我们悠久文化的重任.然而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一方面因为学校的人文氛围没有综合类院校浓厚,所受的传统文化素养熏陶有限,另一方面又因为在校期间学习方向多是经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毕业后很多同学也直接进入有涉外联系的经济领域工作,对外交流的机率反而更多.那么经济类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水平和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到底怎样呢?他们能否担当起对外传播我们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从教的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汉语文化素养及相应的英语表达能力进行了调查,希望能窥豹一斑,了解该校乃至所有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相关能力的真实水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措施.

二、现状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湖北经济学院外语专业学生,采取以班为单位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的重点有三个:第一、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第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情况如何;第三、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如何.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选择题形式.列出几种观点由学生选择自己最赞同的一种.该题不存在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内容涉及对传统道德、儒家学说、传统节日以及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的态度.第二部分采用填空题形式,有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内容涉及历史、儒学、绘画、戏曲、饮食、民族审美心理等传统文化内容.第三部分采用翻译短语的形式,也有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内容涉及传统节日、饮食、民俗、象征性文化概念等.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习者说明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问卷在课堂上由学习者填写并当场收回.为使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课题组从本科和专科各抽取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本科随机抽取的班级是经贸英语Q0543班,是本科三年级学生.专科抽取的是商务英语Q0731班,是专科一年级学生.这样可以比较全面了解外语系本专科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方面的能力.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一部分测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表一:本科抽样班第一部分测试结果(该班35人,回收有效答卷33份)

该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受测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还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比如对忠孝仁义等传统道德,有93%的人表示从小耳濡目染.而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古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33%的人表示一直也是他们的理想,57%的人表示会考虑这一理想.对于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72%的人表示很欣赏,24%的人表示大致掌握一些.对于自己最喜爱的节日,69%的人选择了我们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欣喜地看到经院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热爱和传承.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文化上的危机存在.比如66%的学生对经史子集不太了解.还有对最喜爱的节日的选择,有21%的学生选择了圣诞节,一个舶来的节日和自己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来比较,这一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这深刻的反映了外来文化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的影响,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表二:专科抽样班第一部分测试结果(该班37人,回收有效答卷29份)

该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班和专科班学生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差别不大.

第二部分测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表三:本科抽样班第二部分测试结果

该部分设计了8道问题,内容涉及历史、儒学、绘画、戏曲、饮食、民族审美心理等传统文化内容.满分8分,及格分应为4.8分.统计结果显示被测学生最高分8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5.03分,及格率为63.6%.最高分为满分,平均分也在及格分之上,及格率也在60%以上,这表明经院外语系的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还是较为丰富的.但是该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最基本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最低分为零分的现象以及接近27%的不及格率都应该引起重视.这说明这一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是极为欠缺的.

表四:专科抽样班第二部分测试结果

比较表四与表三,发现在这一部分专科班和本科班学生差距很大,平均分比本科班少了1.97分,将近两分的差距在总分只有8分的时候是巨大的.而21%及格率相对本科63.6%的及格率也存在巨大的落差.这说明专科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虽然比较积极,然而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却很有限.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经济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类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三部分测试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表五:本科抽样班第三部分测试结果

该部分共设计了四组词语翻译,每组包括三个文化概念,第一组涉及节日名称,第二组涉及中国文化的象征性概念,第三组涉及民俗,第四组涉及饮食名称,共12小题,满分12分,及格分应为7.2分.本题最高得分9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得分5.27分,相当于百分制的44分,及格率为24%.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并不能用英语合适地表达出来.比如,学生们对面包牛奶火鸡等西式餐点的英语表达耳熟能详,而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传统中式早餐稀饭馒头豆浆油条,这不能不是一种悲哀.这就意味着,在文化的交流中,他们只可能成为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不管主观上愿不愿意,客观上没有能力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弘扬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表六:专科抽样班第三部分测试结果

表六显示专科班学生基本不具备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十分热爱的.他们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对民族节日的喜爱,对传统艺术的欣赏,都使我们感到欣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之下,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掌握就不是很乐观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尤其是专科班的新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陌生使人忧心.而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则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十分欠缺了.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尚且如此有限,就不用说广大的非大学生青年了.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在新的时代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能不能继承下去,能不能发扬光大,乃至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可以说,湖北经济学院作为位于中国腹地的一般经济学院还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加强该校乃至所有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是十分紧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

那么,如何加强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设中国文化内容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采用全英文讲授,或者以英文讲授为主,汉语讲授为辅.这是短期内加强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样可以全面系统集中地学习中国文化内容及其英文表达,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强化学生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有条件的话,还可邀请外籍老师和外籍留学生参加讨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好奇定会使讨论更生动难忘.


作为本课题的结题方式之一,课题组已经在本校开设了《中国文化概况及其英文表达》公选课,以加强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及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英语教材中应适当加入中国文化内容,或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对比的内容.这一点是目前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普遍缺少的.以往的英语教材过于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英语阐述.这一缺陷亟待纠正.比如在教材中选入中外文化对比的文章以及外国人士介绍和评价我国文化的文章,或者外国人撰写的有关我国历史、文化、民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以帮助学习者多角度地感知母语文化.

第三,英语教师也应该热爱本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这样在英语课堂上不再是单一介绍目的语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知识,而应该注重两种文化的对比讲解,注意补充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等.教师可以就教材内容联系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习俗等情况,通过作演讲、放录像、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等形式向学习者进行中国文化信息输入.还可以任务(task)形式不定期地布置一些中国文化、两种或几种文化对比的作业,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做充分准备.

第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一方面要主动阅读一些中国文化经典著作,比如经史子集和一些古典诗词古典文学名著等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加深自己的中国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应经常浏览一些国内的英文杂志和报纸,如China-daily、21stCentury、BeijingWeekend、ShanghaiStar,留心其中中国文化内容的英文表达.还可经常收看CCTV-9的文化节目,从视听的角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享受,学习其中的英语表达.在和外籍友人交流时,积极主动地向他们介绍我国的丰富文化,这些交流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积累跨文化的经验,更能积极正面的宣传我们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帮助我们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