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反思

点赞:5833 浏览:167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我们使用的音乐课程标准,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为指导,以我国具体国情为基础提出的,标准的提出具有历史和时代的进步性,但还要紧跟国际脚步,用多元化思维适时的进行革新方能不落后.

关 键 词 :音乐课程标准 哲学理念 相对性

一、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及理念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音乐教育方面,同样跟随新的历史进程,着眼国际范围对音乐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总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的,该价值具体包括: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其中审美体验价值列于头条,其原因在于《标准》制订的主要理念为“以审美为核心”,即“音乐课的基础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是音乐艺术净化心灵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基础”[1],这与我国以往音乐课程总目标的设置多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忽视音乐情感体验价值的理念相比具有进步性,因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促成健全人格和品行.

《标准》的颁布,一方面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无不受盛行于世界音乐教育的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关于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影响.雷默主张:“音乐作为表现形式的体验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即“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存在于以审美为主要哲学观的学校教育中,他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与生俱来的反应能力”,“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教育,那就必须首先是音乐教育.如果提倡对音乐的非音乐体验,那就不可能成为音乐教育”.[3]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美国音乐界盛行,“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它在美国走完了历史的全盛时期”[4].保罗也说:“这样的气氛(指审美哲学指导下的音乐教育)维持了四分之一世纪之久”.[5]在这种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的引导下,全球范围内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中国也立国国情于2001年与时俱进地、实事求是地颁布了《标准》.


二、《标准》的相对性及展望

实践证明,在《标准》的引领下,我国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完全是符合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正确举措.当然,“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任何一种哲学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地反思与革新”[6].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发展革新,就音乐教育领域有关哲学的探讨在国际上还有三种主要的观点:美国教育家大卫埃里奥特(Did JElliott)主张的实践哲学观、美国音乐教育家保罗哈克主张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哲学观、20世纪中叶以来,在“知识的性质受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有关.”[7]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普遍形成的音乐教育文化哲学观.这些观点无不影响着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音乐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手段的改变尤其是e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运用、多元文化观等的充斥使传统音乐教育从理念到方式都遭到了彻底的颠覆,所有这些都将对未来的音乐教育产生影响,使其不断革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确保其地位和目标的达成.

对“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音乐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故而《标准》这一真理也具有相对性,随着人们对音乐之于人的意义、音乐教育的规律把握,以及音乐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的本质认识,着眼全球、关注人类、用真的方法、美的形式、善德理念,定会出现其他“核心”,诸如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社会/功能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等等,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进展过程,只要不固步自封,音乐教育才会更科学、全面,《标准》会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