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点赞:8994 浏览:339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质量互变规律角度分析生态文明的实现,旨在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文明建设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生态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试分析.

一、建设生态文明,要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则.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同对立一方彼此互相依赖着,而不能孤立存在和发展,矛盾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媒介,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人类和资源、自然、环境是矛盾统一体的双方,它们之间互相依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人类去建设、去保护.矛盾的斗争性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人类和自然、和生存的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斗争性,它们之间也相互排斥,人类过渡的开发,过度的掠夺、过度的排放、最终要得到自然界的惩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建设生态文明,既要遵循真理性原则,又要遵循价值性原则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体.所谓真理性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里所说的尺度是“规定性”、“规律”的意思.“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指的是任何对象、客体的规定性和规律,“内在尺度”则指人、主体的规定性和规律,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而人却有两个尺度,一个是客体尺度,即对象的本性和规律,一个是主体尺度,即人自己的本性和规律.真理和价值就是两个尺度在人的活动中的表现,人是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必须承认客体,了解客体,掌握和服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主体又要改变客体,重建客体,使客体为主体的需要和目的怎么写作.不断的实践使客体和主体彼此接近,相互适应,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两方面的内容和规律在人的观念中越来越明确,并且贯彻到行为规则中去,就形成了人类活动的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了解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等这些客体的本身,从而掌握和服从这些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遵循价值原则,在利用能源、资源、改造自然、建设家园时,使这些客体为我们的需要和目的怎么写作,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怎么写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么写作.

三、建设生态文明,还要遵守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客观辩证法的重要内涵之一,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量变着手,重视量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段精辟论述,既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又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从量变着手,重视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