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验

点赞:23333 浏览:1062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15―02

多发性损伤是指在意外机械力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遭受创伤.这种损伤往往属于严重创伤.它具有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故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院自2010年1O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多发性损伤患者7O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64例,女6例,年龄4~71岁,20~40岁47例,占67.14%.其中手术治疗55例,非手术治疗l5例,除4例因失血过多,多脏器衰竭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


损伤部位按AIS.90九分法,其中头部9例(6.O%),面部14例(9.4%),颈部1l例(7.4%),胸部11例(7.4%),腹部66例(57.7%),骨盆7例(4.7%),脊柱5例(3.4%),四肢6例(4.0%),平均损伤部位2.1处.其中腹部损伤为最多,其次为面、胸、颈部.

2.急救护理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改善缺氧状态:创伤患者一律及时有效给氧,以40%氧浓度,3~5 L/min氧流量较为合适.患者呼吸道必须保持通畅,遇有合并头面部损伤者,要彻底清除呼吸道内的血块、异物;遇有喉头水肿,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夹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本组有9例合并颅脑损伤,为加速气体交换,立即行气管插管,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满意.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患者因创伤、失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故应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作扩容,输血补液,抗休克治疗;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第三条静脉通路采用16~18G静脉留置针,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保证液体的输入.

2.3 采取心电、呼吸监护,留置尿管,严重休克者行中心静脉压.

2.4 对四肢骨折及出血伤口均采用加压包扎,夹板初步固定伤肢.

2.5 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操作:本组患者常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对伤史不明,疑有腹部伤一次腹穿阴性者,在观察期再行腹穿术.

2.6 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及时做好抽血、配血、备血,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

2.7 对无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做好记录.必要时由责任护士制定急救护理计划,各班护士依照执行.

3.体会

3.1 快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初步判断伤情后,首要措施是解除呼吸道梗阻及休克复苏.休克复苏时常选用上肢大静脉,采用16―18G静脉留置针,既能满足短时间内的扩容需要,又避免了静脉切开.本组有21例伴有不同程度休克,均在2h内使收缩压维持在9O~98 mmHg.

窒息是最紧急的症状,意识不清者呕吐物误吸、舌后坠是窒息的常见原因.本组有9例气管插管,16例放置口咽通气管.

及时吸引,保证呼吸道通畅.快速、准确、有效地施救措施,既保证了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又为进一步诊断和专科处理创造了条件.

3.2 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在救治过程中,一般分为初步判断伤情,复苏处理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3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护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实践证明: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简洁、明确,易于掌握,行之有效.

3.3 制定护理计划,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合理性伤员在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专科处理,是伤员脱离危险的根本保证,要在急救中、后期制定护理计划,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合理性,由责任护士根据病情提出护理问题,相应目标和护理措施.

总之,在抢救多发性损伤患者时,要体现出一是急,二是救的原则,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快速、准确、全面有效的紧急处理,使各项抢救和护理措施有条不紊地实施执行,以保证患者及时复苏、脱离危险.

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急救护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