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现自我升级的方向

点赞:28430 浏览:1319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职本科教育是在高职专科基础上升级的新型办学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将从高职本科由来、发展高职本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来论述高职本科.

关 键 词 高职本科 必要性 可行性 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洪文锋,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谢伟东,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财政.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88-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无论从规模层次还是生源数量上都超过了一般本科高校,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即从以量为中心转变为以质为中心,让高等教育同我国新时期发展环境相适应.但是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不利因素,如其地位却被僵化地定位二流教育、统一控制在专科层次办学,使其在招生就业、学生升学以及工作中的薪金、升职等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自我突破,必须向高层次的高职本科教育升级,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界的愿望,更是受教育者和企业的梦想,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如原国家督学杨金土指出:“本科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并追求结构的合理化,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不以任何客观意志为转移.确立高职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应有地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客观需求,既忽视不得,也延误不得.①”

一、高职本科由来

高职本科教育是指高职院校开办的,以培养技术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②.这种新型办学模式以高职专科为基础,旨在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本科教育早已不是新鲜名词,在国际上早就出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职本科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教育家Harod·A·Foeehek教授在1965年就曾提出了包括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的大学本科教育”,其中工程技术类就属于技术教育.1969年,美国就已有首批技术学士学位毕业生2858人;英国1975年就有首批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7189人;日本70年代成立了以高专毕业生为生源、学习二年达到本科水平的技术科学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教育在70年代已经发展到大学本科层次并向研究生层级升级.

高职教育向上升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技术教育也应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层次.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也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办学层次不再只停留在专科,高层次的本科教育也应得到发展.

二、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不断出现,这些因素都对人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生产的高科技含量产品不断的参与国际竞争.那些高规格,高科技层级以及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必然需要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而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多样化、高规格的高职教育人才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发展高职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

2.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二者只是存在着教育类型的不同,而教育层次并无差别.高职教育是一种有别于理论性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③.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教育都可以存在于两者的教育结构中.因此,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促使高职院校向本科职业教育升级,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没有新的突破,仍然停留在专科层次.造成这一局面,很大原因在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没有建立自己的结构体系.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上是培养低层次的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体系的顶端在专科层次层面上就已经终结,这既与真正的职业教育相去甚远,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要想实现发展,应建立自己的结构体系,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需要.

3.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的认可度不是很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压力和竞争愈来愈大.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术能力,谋求更高的教育层次,使自己获得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向上层社会流动.但是现有的高职专科教育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高职学生对接受高层次的高职本科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所以,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符合高职学生的心里愿景,符合他们个体成长发展需要.

(二)可行性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高职本科教育创造了条件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历史的趋势和我国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中,各种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力开发人的能力,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人的能力的开发,则依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我国必须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创造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使得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增加.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22%,这已经超过马丁特罗所言的15%的标准.我们可以预测,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将进步一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的程度更高.在普及过程中,高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别是高职专科教育的发展,为高职本科教育在教学设施、师资、管理经验、图书资料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为高职本科教育提供了原动力

首先,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以及转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一个主要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专业将会导致劳动者在各行业间的流动频繁,劳动者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技术,能够实现跨区间跨行业的转换,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应对自如.而发展本科层级的高职教育能很好的实现这一需求.

其次,现代社会各种技术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其需求由原来简单的功能层次转变为功能样式规格等多层次的结合.这就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出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更受到社会的青睐.

简而言之,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高职本科教育提供了原动力.在这种原动力的驱使下,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破原有的层次,向更高一级的教育模式发展.

3.党和政府的支持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使得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从此占到了一席之地,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④”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把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同时,党和政府一直倡导要终身学习,努力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营造一个全民学习的氛围.由此可见,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确立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高职院校发展高职本科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一)观点问题及其转变

以往我们都认为,高职院校是差生的集中地,高职毕业生只能从事简单低层次的技术工作.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拥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他们不仅能将所学的技术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而且能够熟练的加以运用转化,实现跨行业操作.同时,在面对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时,他们也能够沉着应对,反应能力强.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整合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发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并不是将原有的专业和学科原封不动的平移,要有所变化和创新.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努力形成一支专业知识强、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专业整合和学科建设中,要从多角度考虑.专业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岗位,不能脱离社会需求;也不能盲目追风,设置一些自己并无优势的专业.同时,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联系,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实现各专业学科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课程设置问题及解决策略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课程体系决定了培养模式.高职本科教育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旨在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学以致用.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进行实地训练,注重职业能力训练与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意本科与专科之间的连接.要针对高职学生动手操作强、基础知识弱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课程,强化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其对策

实践性是高职本科教育能否很好发展的一个关键.高职本科教育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在做好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同时,将课堂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性环节中.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各行业领域以及经济社会的需求来设置自己的特色专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实现专业专训;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积极需求校外合作,和企业建立密切的互动往来,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一个产学研训多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基地,使教师学生的技能都能得到训练和提升.

注释:

①杨金土.世界本科技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gy/news/2004-10-25/ 20041025164224s.

②王琼.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③孙京家,韩孟彬.发展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④宋效忠.关于新高职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