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点赞:5866 浏览:200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如果说小学是学生各种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那么初中就是关键的时期,因为相对于小学生的盲目顺从和受教来说,初中生更多了一份叛逆和独立,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很容易受到自身性格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小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品德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

鉴于小学生与初中生成长时期、性格发展等因素的不同,我们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少老师认为,思想品德课,其实没有什么好上的,因为不外乎是讲一讲那些对于成年人来说耳熟能详、千篇一律的大道理,觉得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也有不少的学生与这一观点为伍,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教条课,所教的都是一些从幼儿园就开始教的做人的基本是非分辨力”;更有甚者说:“思想品德课是给思想品德不好的学生上的,循规蹈矩的学生不用上”,这些偏见使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能顺利地开展.初中生已经进入了叛逆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很多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不愿意聆听意见和接受指点,而这正是上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的难点所在.教师照本宣科固然会让课程沦入教条之说,但是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写账,完全无法发挥思想品德课程设立的意义.

二、“有备无患”――备课中整合教材与拓展

如上文所述,很多老师本身对于思想品德课的错误判定,致使他们用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门课的教学,不得不承认,课程当中很多道理都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非常熟悉的,但是考虑到受教的群体是初中的学生,所以不能指望用成年人的套路来引导他们;再者,不能依靠仅有的教材去做无味地陈述,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里面来,教师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基本工作――备课,备课当中尽可能地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做好课堂的延伸,一味地依赖教材将教学停留在教材上,如此纸上谈兵的教学不仅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更是让教学效果失真.如,在备课当中应该针对某些生活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题时增加真人真事的探讨,最好是班级里面的同学,组织一个“班级智囊团”来探讨解决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三、引导决定着吸收,导入必不可少

思想品德教材上,应该有的理论可谓详尽无遗,这一点提示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把握重点,不能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因为如此一来不仅是老师在做无用功,更影响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将决定着他们对于课程教学的吸收.换言之,我们应当着眼于课程的导入工作,课堂导入虽然是一个新课改后引入的概念,却并不陌生,然而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够意识到它的作用.导入可以说是整堂课的一个缩影、一个简介,在导入部分同学们看到了吸引人的地方就自会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上好这节课,可谓有水到渠成之效.常见的导入方法有:讲故事、听歌曲、看电影、猜谜语等,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

总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本文所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坚持创新,才能够寻找到适合各个班级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教学”,边教边学,教学方法也可谓常教常有、越教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