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两种用法的效果评价

点赞:18403 浏览:752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目的:通过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两种用法与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孕期(治疗组A)和婴儿期(治疗组B)注射,监测婴儿的0岁、1岁乙肝感染率,比较两种用法的预防效果,对乙肝免疫球蛋白两种注射方法用以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A中1岁时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为9.5%、85.7%,治疗组B中1岁时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为6.1%、91.9%,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A比治疗组B的HBsAg阳性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比对孕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较为经济有效,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 键 词 ]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阻断母婴传播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a)-172-02

目前,国内有1.2亿人携带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0%~50%的患者都是通过母婴进行传播的.据研究,HBsAg阳性的母亲通过分娩时感染给婴儿,是乙型肝炎重要的传播途径,而且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40%~70% 将成为慢性HBsAg携带者.如果母亲HBsAg阳性,还伴有HBeAg阳性(简称双阳性),那么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对婴儿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1].这些慢性HBsAg携带者,不仅可成为社会上的传染源,而且可发展为慢性肝炎,有部分患者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死于肝癌.因此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乙肝免疫球蛋白系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献血员后采集的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离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可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及其所生的婴儿.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感染,常用方法为孕28、32及36周分别注射HBIG[2].本研究通过对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两种不同用法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应用,期望能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减少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几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产检并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年龄为22~34岁的孕妇中筛选出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100名作为治疗组,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

1.2 方法

采用广东伟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作为治疗药品.治疗组A的孕妇从孕期7个月起(28周),每月注射1次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0 IU,临产前共注射3次,其婴儿出生后24 h之内及1个月、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10 μg.治疗组B的孕妇孕期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待其婴儿出生后24 h之内及1个月后各注射1次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 IU,在出生后24 h、1个月、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10 μg.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尚无确定的标准,一般采用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免疫接种前外周血HBs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作为宫内感染的诊断标准[3].本研究通过追踪回访研究对象婴儿,分别检测0岁和1岁时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法、酶联-紫外连续检测法.

1.3 统计学方法

对检测结果运用字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A婴儿0岁和1岁时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4.3%、80.0%和9.5%、85.7%,治疗组B婴儿0岁和1岁时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6.1%、75.4%和6.1%、91.9%,肝功能无异常.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A比治疗组B的HBsAg阳性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等于4.98,P<0.05).


3.结论

通过本项目研究,表明通过对新生儿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比对孕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较为经济有效,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4.讨论

目前,孕母阳性率高达10%,HBV经母婴传播所引起的HBV感染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1/3[4],HBV母婴传播有3种方式: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已证实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几率相对较小,感染率为2%~3%[5],故产时、产后传播是HBV母婴传播中的重要途径.

新生儿处于乙肝的免疫空白期,不仅对乙肝病毒易感,且感染后病毒难以清除,形成长期携带状态,他们对周围人可造成长期的感染威胁,于自己则往往成为青中年期乙型肝炎及中老年期肝硬化和肝癌的祸根,可见预防母婴传播的重要性[6].

乙肝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单用乙肝疫苗注射,抗-HBs产生较弱,起不到快速清除血中HBV的作用,若尽快给予HBIG,其优点是出生时高滴度的HBsAb,可以较早起到抗感染作用,这种被动-主动联合阻断方法,世界许多地区报道可有效阻断乙肝的传播.HBV宫内感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阻断治疗的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料显示,两组预防措施均具有一定的预防HBV感染的作用,但以新生儿注射HBIG效果更为理想.但仍有一小部分小儿抗-HBs没有阳性,对这部分小儿应进一步查HBsAg,对HBsAg、抗HBs都阴性反应的小儿应及时加强补种疫苗,对抗HBs阳性的小儿也应0.5~1年检测抗体水平,对抗HBs水平降低和阴转的小儿应及时再次免疫,这也是截断婴儿再感染的关键.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两种用法的效果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乙肝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参考文献]

[1]刘婧.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06:139.

[2]李小毛,施敏凤,杨越波,等.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传播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1):63-67.

[3]朱启,于广军,吕晴,等.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8):470-480.

[4]连志洁.流行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

[5]周绍聪.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0.

[6]郑锡文.流行病学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9.

(收稿日期: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