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住谣言注入理想

点赞:12179 浏览:545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谣言,当它与最新潮的微博等SNS网站相遇时,注定要迎来一场风暴.谣言是一种信息的黑市,在当下中国,谣言如同奔涌的地下水,随时会冒出地面.

笔者在2009年初次尝试使用微博.它带来了一种久违的用户体验——其初始发布方式,非常类似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通电”.不同的是,按下电报的按钮,就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上.这种“低成本”的信息传播渠道,威力之大,已在近年的公共事件传播中显露无疑.


一种并不一定存在的检测设是:谣言配上微博这种新工具,将以前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开来,并带来灾难性启果.但事实上,谣言不过是“—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说,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公开证实或已辟谣的信息——在信息流动充分、存在观点自由市场的社会,谣言并不足以成为威胁,微博时代,同样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微博时代信息更新更快,谣言被证实或证伪的几率更大、效率更高,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成熟,微博上事实上已在逐渐形成一种谣言的核验机制和一种信息的修复机制.故微博时代,谣言不仅不足为虑,而且更容易获得修正和平衡.

而如果要从根本杜绝谣言,必须让国民能够享有公开的信息获取方式,能够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从而让谣言滋生的土壤以及谣言传播的环境,逐步消亡.

公众为何偏向于“相信谣言”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作为公众的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易夸张、也容易走向极端、偏执专横和保守.而公众群体的这个特征和心态,无疑将会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土壤.

当人们接受到杂乱无章、或真检测不明的信息时,检测如不能及时让其获得了解真实情况的途径,那么公众舆论的走向,将变得更为无法清晰.

在某种程度上讲,理性和秩序,在社会公众的数量等级上,都将失去自我纠错的逻辑功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中国的古老谚语反映的其实就是信息在公众中几何级的传播速度.虽然具有理性思维的公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群盲”的意识缺陷,但更多的人依然被“无意识因素”所支配.

实际上,流传最广的谣言,并不是一眼即可看出其荒谬的,也不是一眼就觉得非常可信的.评价失实谣言的标准,并不是谣言本身提供的信息完备度和可信度,而是这个谣言是否契合了人们内心潜在的判断和期望.

比如曾经广泛流传的食盐已被日本核辐射污染的传闻,为何在短短一两天内就广泛传播并立刻引起了疯狂抢购其背后公众心态还是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止住谣言注入理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谣言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潜在意识”的导向、反馈和强化,这—古老的心理学话题,在今天的网络SNS时代,也将会迅速变成群体性的倾向或判断.2012年初,由偶然事件引发的“韩寒如何写”争论,就迅速将大多数围观群众,推向了立场截然相反的两端.比如韩寒在接受新浪博客网站编辑来电时所说的一句话,到底是“”还是“单写”,似乎就陷入了一个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歧途.支持韩寒的,认为是“单写”;而质疑韩寒的,认为是“”.在情感先行的潜意识导向作用下,必然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违背事实,走向判断的反面.

如今,社会安全事件频发,而很多地方政府的处理方式,并不是第一时间公布实际信息,如此便引发了社会公众的误读.而这样的负面案例,会带来极大的信誉损害和公信力的丧失.

媒体人需要公共素养,社会公众需要媒体素养.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的管理方式,还是较为传统的.对传媒的生产要素、制作流程和社会反馈管理,大多还只是依据“个人水平”和“小团队”的水平.当媒体力量由传统的报刊媒体,面临全社会的多平台“自媒体”新时代时,必然会出现一个信息爆炸和混沌的局面,种种偏离真相和夸大事实的传言,也必然会出现.

无影灯下的手术刀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在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模式之外,出现了全民爆料、全民关注的民意监督新模式.并且,在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事件影响的扩大化,也自发形成了一批专业的“公民调查者”.如湖北巴东案、温州乐清钱云会案等等,都有公民亲自参与调查.

而根据笔者在媒体行业内的观察,媒体也在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民意靠拢,寻求和社会监督形成共同的合力.这个转型的内在原因,一方面是网络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倒逼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监督力量自身魅力的展示.

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理论中,有个“无影灯效应”理论,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监督,反而有助于澄清误区、还原真相.而在微博平台上,开放性、平等_生、灵活_生,也使这个“无影灯”得以发浑效用.

但笔者认为,媒体在微博中的作用,应当是无影灯下的手术刀,而不仅仅只是无影灯中的某一盏灯.媒体承担了大多数人的诉求和期望,也承担了较重要的.社会责任.媒体应当广泛参考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达到准确、专业的效果.

也正是基于此,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在微博上的言论引导性,就非常重要.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旦发生错误,伤害也就越大.如果媒体从业者在微博上发布谬误、不全面、不客观的言论,并借由其自身传播效力迅速扩散,就会造成比一般微博用户更大的负面效果.

实现公众舆论监督的理想,必然要经过一个逐步成熟、寻求自净、主动纠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信息的偏差、言论的失实、细节的谬误,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要追问的是,如何才能避免谣言的大量出现和大肆传播

当然,空谈国民性是无济于事的.从人_生来说,或许我们将永远无法避免谣言的产生.但一个良_生的社会,起码保证了对谣言的理性辨别和不被谣言扰乱的能力.

制止谣言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公众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才能确保社会运转有序.

要承认的是,信息时代能够促进最新讯息迅速传遍全球,但并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微博这样的SNS平台,虽然中国只比西方晚了数年,但要发展成为成熟的“自媒体”状态,在社会基础和公民素质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作者是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