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点赞:13271 浏览:570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以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为载体,积极探索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必然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路径;创业教育;雷锋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3-0184-004

同志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等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对学生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信念.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据教育部在对京、津、沪、浙、赣、鄂、粤、滇、陕、豫、鲁、黑、宁、川、新等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充分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践行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热情维护者.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现了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使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大学生理想信念上出现的问题给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僵化的教育模式影响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实际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收效甚微.长期以来,高校都是以“灌输”为主要手段向学生强制性宣传理想信念的,从学生踏入校门开始,就在接受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大多只重形式不重具体内容,只重方式不重成效;在教育内容上,往往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的灌输,缺乏具体的生活内容,既不生动也不具体,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不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符合理想信念本身的发展规律,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热情和对其内容的信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者的说教.


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缺少具体生活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有效的载体以生动的社会活动来帮助受教育者在教育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形成牢固的理想信念,并坚持为之矢志不移地奋斗.理想信念是人的一种意识,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树立和发展起来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归根结底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被受教育者即大学生所接受,最终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因此,为了使理想信念教育适应大学生主体的实际,必须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究竟如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更有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开始改变过去满堂灌的说教方式,开始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以及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借助某些载体来探索如何更加生动更加具体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创业教育、雷锋精神教育等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和探索.

2.缺乏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实效性的取得需要树立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理念.除了高校自身党政工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以外,还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想信念属于精神生活范畴,但分析理想信念问题不能局限于精神领域而要深入到精神生活背后即物质生活中去寻找动因.虽然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全社会并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一方面,国际国内环境冲击着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从国际大环境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动摇着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导致一些学生认识模糊,立场动摇,甚至出现.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和利益格局日趋多样化,各种思想相互交流、碰撞,必然带来个人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其直接表达形式就是个人理想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家庭因素也影响着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学生家庭成员的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烙印,反过来又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都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学生自身因素也使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强烈的冲击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心理断乳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一方面有热情,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易冲动易逆反的心理,特别是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模糊不清,缺乏科学的分析判断.与此同时,高校办学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收费标准的提高,就业竞争的加剧,学生的“三力”即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不断加大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及与自身有关的事,比较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功利主义色彩较为浓厚,对社会和国家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的这些自身因素也给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三、以新的载体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一)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是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载体

在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既要紧密联系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又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必须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是新时期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载体.

1.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内涵上具有相通性

创业教育最早是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在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理解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将创业定义为“创办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即指以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理想、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培养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关键.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理想、动机、信念等心理成分,支配着人们对创业活动的态度、行为、方向和目标,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创业理想是一种职业理想,从属于个人人生理想.而创业信念则是促进创业者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因此,创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包括创业知识、技能等知识性内容,还包含创业理想、信念等精神领域内容.可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在教育手段上具有交叉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不久,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做出了具体安排.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首要的就是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追求远大理想和实现当前目标结合起来.因此,雷锋精神和包括理想信念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内涵上是相通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彰显.在高校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载体.

2.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

理想信念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采取“灌输式”的纯理论说教形式,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欠佳.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树立和发展起来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必须回归到现实的理想,回归到具体的信念.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化、实践性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基本信念.开展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就是理想信念教育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生动彰显.

创业理想教育是人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形式,是人生理想中的一个环节;创业目标是人生理想的具体表现,创业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创业者追求个人人生理想的进程,创业目标的逐步实现是创业者坚定个人信念、逐步实现个人理想的一个支点.可见,创业教育的各环节都闪耀着理想信念的火花,创业教育使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具体化和现实化.

雷锋身上体现了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力量,胸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同践行当前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雷锋精神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当前,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就是既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要注重道德实践,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可见,雷锋精神教育本身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生动展现.

3.创业实践和雷锋精神的践行过程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体现

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最终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只有内化于心、外见于行,才能发扬光大.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作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化,在其实践过程中,可以使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更加现实,并在创业实践和雷锋精神的践行过程中,使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层次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可以说,创业实践和雷锋精神的践行过程,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过程.

(二)以新的载体开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局面

1.加强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必须内化于心,才能成为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高校应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在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机融合,构建一种良性互动机制.为此,高校可以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宣传教育,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真正使理想信念教育真切具体、生动形象,入脑入心.

2.开展创业实践和学雷锋活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最大的价值也体现在付诸实践,见之行动.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融入实践中,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创业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为人们提供了孕育理想信念的肥沃土壤和实现理想信念的广阔舞台,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理想信念追求的坚定与执著.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学雷锋活动,要注意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相结合,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相结合,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大学生的志愿怎么写作活动相结合,形成创业教育和学雷锋活动的长效机制.

3.营造创业教育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高校要进行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教育的实效.一要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学校的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全体教职员工都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真正形成教育的合力.二要将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雷锋精神教育和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加强创业和学雷锋活动基地建设.通过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与实习实训企业在校内外合作建立创业实训基地等,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结对+接力”的学雷锋志愿怎么写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召开报告会、经验介绍会、学雷锋表彰会,参观创业成功校友企业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先进典型的崇高理想和人格力量来凝聚人、鼓舞人,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新时期,提高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创新实施路径,寻求更为合适的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和雷锋精神教育,通过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创造能动性的发挥、实践过程的体验等赋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针对性,是深入开展并拓宽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载体的具体表现,也是改变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