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困境与路径突破

点赞:28916 浏览:1318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明确指出,在2050年前后,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中国能否如期、不降低标准地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制度困境,对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建成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制度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冲破这些困境的路径选择,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农业现代化;制度困境;路径选择

农业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P.544),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13亿人民衣食无忧,奔向小康,农业必须冲破长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制度困境,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矢志追求的目标.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困境表现

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农业现代化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世界性的概念.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怎么写作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2](P.57-58).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这是因为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的条件约束和制度困境,其制度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1954年,刘易斯在题为《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著名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的概念.他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两大部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前者是使用再生产性资本生产利润的资本主义部门,后者是自给的仅足以维持生存的部门;前者是有组织的工业,后者主要指农业[3](P.1-10))上: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困境与路径突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加剧了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与流失

相对于有组织的工业部门来讲,传统农业部门的比较利益低下,这使得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其微观利益出发,减少对农业的各种投入,缩小其生产经营的经济边界,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农业生产增长的缓慢;再加上二元经济结构所固有的国民收益分配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的“重工轻农”的政策制度倾向,共同加剧了农业比较利益的持续流失与低下,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阻滞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转变过程.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缓慢

严格的户籍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得农村居民转变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严重受阻,形成了城乡长期分割的鲜明界限,这种界限造成了城市工业化脱离农业片面推进,城市工业化与农业人口非农化严重失衡,从而使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与不断减少的有限耕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造成农业产业化与适度规模经营难度加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困境成因

(一)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偏向

一是在计划政策上对工业的偏向.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部门主要对公有化程度高的城市国有企业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以计划指令或指导方式将资源、物质、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优先或倾斜配置给城市企业或经济部门,并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对农民剩余进行剥夺,为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在财政支出上对工业的偏向.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推进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我国大部分年份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也基本上在城市,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农资金”,大部分年份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到20%.这种工业偏向运行格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的后劲不断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迟缓无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长期停滞,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低下,从而使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在为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使自身发展严重受阻,农业基础地位得不到真正落实与巩固.

(二)城乡发展中的城市偏向

一是要素流动的城市偏向.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通过财政与金融渠道投放的经济建设资金有90%以上用到了城市和非农产业,而人口占60%―70%、经济总量占40%―50%的农村只得到了不到10%的资金[4](P.137),这种城乡发展的偏向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利润最大化的倾向下偏向城市,使农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要素支持严重缺位,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是劳动力流动的城市偏向.为了稳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和保证他们的就业机会,我国又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排斥在城市之外,从而造成了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的困难和交流的不平等.尽管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但由于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的严重迟滞,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仍无法真正纳入城市劳动力的统一安置范围,从而形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短期性与不稳定性,其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不平衡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总之,城市与工业偏向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过度转移了农村资源,将有限的财力过多地集中于现有城市,溺爱了市民,委屈了农民,因此也破坏了等价交换规则、公平法则,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剥夺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阻滞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我国冲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困境的路径选择

鉴于以上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制度困境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受到了国内政府人为干预的强烈影响.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就要冲破以上阻滞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困境,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等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就是经济资源由边际生产率低的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边际生产率高的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过程;同时又是工业部门创造的先进技术和现度逐渐向农业部门渗透的过程.当两部门的要素收益率趋同时,农业现代化改造即告完成[5](P.3))出发,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战略方针的大背景下,冲破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困境就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由政府主导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点,也是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并充分用好、用活、用足党和政府的各项扶农惠农政策,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即使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也没有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例如美国,虽然只有不足3%的人从事农业,但它却是世界上耕地保护最好、粮食生产最多、粮食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美国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来维持其世界农业大国的地位,是世界上农业补贴最多的国家.要高度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既包括资金投入,也包括土地、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各种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等的投入,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在我国城镇数量远远大于大中城市,开发建设的成本较低,且距离农村比较近,农民进入门槛比较低,这无疑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推动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要做到:

一要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定居的问题,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脱离出来,逐步向城镇集中.通过减少农民,增加农村人均占有农业资源的份额,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增加城镇居民,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并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二要注重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小城镇之所以迅速崛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有条件进城谋生.乡镇政府有了充足的财政收入,也才能更好地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要鼓励农民进城择业和务工经商.近些年来,有1亿多的农民外出到各类城镇打工,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工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不仅使农民有稳定的收益,而且使农民逐步地适应城市文明,为农民最终向城镇居民转化,创造了精神和物质的前提和条件,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