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崇祯皇帝

点赞:12349 浏览:555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崇祯皇帝名叫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这个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多年来提及崇祯,人们总爱以“杀害忠良”、“自毁长城”等标签来概括他,似乎他真如历代亡国之君那般昏庸无道.然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真是如此吗?

朱由检受遗命于1627年8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在天启一朝,由于魏忠贤乱政,整个大明王朝的政治被阉党所掌控.年仅17岁的朱由检接掌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从他继位伊始,就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魏忠贤集团,大力整肃朝政,抑制宦官权势,改革用人制度,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与诸多亡国之君的荒淫无度不同,崇祯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但在他即位时就要面对极为复杂的政局.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自己一改数朝积弊,事必躬亲,勤奋从政,恢复了早已名存实亡的早朝制度;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见大臣十分频繁,有事即召,探求治国方策;亲自过目各地奏章,避免臣下隐匿不报或敷衍了事;每遇军情紧急,常常通夜不寐.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又由于他为人多疑,刚愎自用,实际结局常与他的愿望相反.他急于求成,对稍有错误的官员就撤职查办,内阁阁臣多庸庸碌碌,或拘于文墨,或胆小怕事.加之大臣门户依旧,争斗依然,朝政不见起色,所以,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3月17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18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19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天将曙明,崇祯偕御笔太监王承恩离开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让李自成不要伤害百姓.随后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5岁.1644年,甲申年的3月19日这一天是统治华夏中国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的亡国祭日.明朝灭亡、李自成进城后,将崇祯的尸体抬到东华门,搜出身上的血书,葬在昌平州.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

李自成虽然灭掉了明朝,但他建立的大顺王朝也未能长久.同年4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赶走李自成,建立了清王朝.但之后的中国历史却进入了更加黑暗、和专制的时代.清朝入关后不久即颁布“圈地”、“禁关”、“剃发易服”、“逃人”等恶法来打击汉人的民族精神,用暴力和的方式迅速建立起对中原的统治.以多尔衮、多铎为首的清朝贵族发起多地的屠杀,各地死者少则数千人,多至百万人,中原大地上遍地腥红.之后的清政府更是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重农轻商、轻视科学等整个清王朝几乎无一项影响世界的发明,而所谓康雍乾之世经济的繁荣都是停滞的繁荣.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的恶果.

被误读的崇祯皇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皇帝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这是崇祯皇帝的临终遗诏,也是六封罪己诏中的最后一封.崇祯皇帝幼年并未学习过较多的治国方法,但即位后却支撑了朝不虑夕的明王朝17年,功虽不及汉武帝唐太宗,但他至死不忘百姓,的确能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而清末皇帝是怎么对待异国侵略的呢?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他与崇祯皇帝是不可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