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本科实践

点赞:33244 浏览:1555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务院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并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一号召下,国内各高校也尝试突破以往对大学生的培养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的模式,提出了对高素质实践人才的更高的培养要求.如北京大学当前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武汉大学则树立了更为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暨南大学在“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中大力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更需要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但对比国外大学对会计实践人才的培养措施,目前我国各高校仍是基于传统、固化的实践化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因此,如何实现国际化会计本科实践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对于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我国学者有不少界定.就专业实践能力而言,其中比较权威的看法认为专业实践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专业业务能力、专业经验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创新能力、专业道德能力等.从这个范畴来看,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会计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

(一)实践培养体系构成不完整高校会计教育的实践培养内容主要集中于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会计业务分录的讲解,而对于会计的专业经验、专业态度、专业创新和专业道德等则较少涉及,造成了长期以来学校与学生普遍重专业理论,轻实践应用的现象.据笔者对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调查,有64.3%的学生认为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实践培养体系不太完整,78.6%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培养形式较少且手段单一,57.1%的学生认为高校对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是由培养方式不足造成的.

(二)实践培养环节缺乏系统性当前高校的会计实践培养方式大多处于较初级的水平,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发展模式.以本科生毕业实习为例,只有少数学校制定了连贯性的培养计划,即包括实习前实务培训、实习中跟进调整、实习后反馈及衔接等一系列的培养措施.根据笔者对会计本科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5.3%的学生表示我国高校对会计实践人才的培养不太系统全面,64.3%的学生认为我国会计实践教育发展缓慢.

(三)实践内容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高校对国际化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手段较单一,主要形式为会计专业学生参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等,但“僧多粥少”等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其实际应用性不广泛.根据笔者的调查,将近80%的会计专业学生反映学校并没有实质上的国际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手段,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全球化经济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是基于传统、固化的模式,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具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的要求.且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高校教育对实践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一直停滞不前,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寻找新的方式.

二、国际上会计实践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

20世纪以来,随着欧美各国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产业界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愈加迫切,高等会计教育实践化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高校之间的共识.就会计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培育方式的创新性和应用性来看,以美国、英国的高校最优.鉴于此,笔者以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和开展的CIMA实践为例,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

(一)CIMA简介CIMA,全称为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由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主办,每年在全球包括英国、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爱尔兰、南非以及中国等国家开展.CIMA实践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估商业报告,了解和认知真实的商业环境,尝试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并运用管理会计的理念来发现自身的商业潜能,同时提高商业意识、分析技能、沟通技能、演讲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CIMA的优势与传统的实践方式相比,CIMA有四大优势:第一,能够巩固并提高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业务能力.CIMA是基于真实的行业环境和企业现状,要求实践者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各类知识,与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需求相一致.第二,帮助提高会计专业创新能力.CIMA跳出了以往课本学习中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固化培养模式,能够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活跃思维和不断创新进取的要求,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环境和条件.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会计专业态度等其他实践能力.CIMA以团队为基础,将英语作为语言,需要每位实践者具备会计工作的抗压能力,并丰富了会计业务的应对经验.第四,对学生掌握当今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CIMA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查阅会计外文文献等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对学生掌握当今社会需要的“软技能”的提高帮助巨大,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显著成效.

此外,与我国现有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相比,CIMA提供实践者与企业的高管面对面交流和实习推荐的机会,不但为名企、高校、学生搭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延续性的培养模式,弥补了我国传统实践培养体系对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全面、不系统等的缺陷,而且更好地帮助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三、本科生参加CIMA实践实证调研分析

为了切实了解参加CIMA对会计本科学生的国际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笔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实证调查.

(一)样本来源调查样本为60名来自会计专业的CIMA实践者.本次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55份,回收率91.7%,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98.2%.调查项目围绕CIMA是否提高实践者的专业知识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经验能力、专业道德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CIMA实践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传统实践模式的对比等方面展开.

(二)调查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CIMA对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全面.从具体的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来看,CIMA对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态度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较多,实践者认为提高很大和较大之和都占到了80%以上.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经验能力和专业道德能力的提高程度相对较少,但这一比例也超过了40%.总体而言,CIMA对实践者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较大,也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起到了一定的培养作用,且与传统的实践培养方式相比,CIMA对本科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灵活、更加综合,学生也更有兴趣参加.在参与者看来,CIMA模式在会计实践人才培养中也有较大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CIMA实践确实实现了其开展的初衷,即帮助会计专业学生提高了各种综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了具有专业能力、国际化思维的具有实践技能的创新人才.


四、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根据CIMA实证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针对我国高校传统会计实践模式的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一)增加国际项目和交流机会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性的会计实践项目,并增加与国外会计人才的交流机会.全球化经济的日益加深对会计专业本科生具有国际性视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高校也必将提高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水平.笔者建议,高校可以通过支持学生参加CIMA等国际性实践项目,并增加会计专业本科生参加海外实习、海外交流等活动的机会,以此来促进会计类本科生的国际化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本科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实践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丰富会计实践人才的培养手段高校应制定相关实践政策逐步丰富会计实践人才的培养措施,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系统性的会计实践培养方案:(1)加设2至3个“创新学分”,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必修课程;(2)实行实践导师制,给会计本科生提供传道授业解惑的渠道;(3)聘请有会计实务经验的人士作为客座教授,丰富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的了解;(4)建立会计实验室,便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模拟决策等;(5)提供学生参观企业,认识会计行业生存现状的机会并树立企业运作的整体观念.

(三)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完整体系的会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了适应会计应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高校必须更加重视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借鉴CIMA实践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建议高校可以与我国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企业共同搭建会计实践人才的培养平台,借助企业的国际商业化运营优势,从会计专业知识、经验、态度、道德等全方位加强国际培养,不但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具有高素质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同时有助于向企业输送更优质的复合型人才,取得“双赢”.

[本文系广东省2011年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本科实践创新――基于CIMA实践的实证调查”(项目编号:105591103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