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

点赞:5321 浏览:192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是长江三角洲联合招标课题、2007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及治理创新研究(07HZC309Z)的部分成果,限于篇幅,内容做了删节.

[摘 要]本文阐述了区域经济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美国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先进理念及借鉴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探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方向.

[关 键 词]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创新

一、区域经济管理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管理是国民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连接起来的中观经济管理活动,是对宏观经济管理一种补充和衔接,也是对其政策与措施的贯彻和落实.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目标.完善的区域经济管理将更充分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实现市场的经济职能.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都要通过区域经济管理去实现.因此,要挖掘本地区的资本、产业、技术和劳动力优势,地方政府必须根据地区经济的特征革新区域经济管理,使之更能有效的为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怎么写作.而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产业同构、差距不断拉大、显失公平、环境生态每况愈下,毫无疑问都与我国的区域经济管理直接相关.这里作者从管理科学的组织、计划(规划)、控制、领导等基本职能出发来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划分割,区域管理政出多门

“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区域经济管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由此导致各城市各自为政,区域一体化进程滞缓,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划割裂,总体上商品市场的壁垒已经逐步弱化,但劳动力、资金、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的壁垒还未完全消除;区域纵向合作启动,横向合作网络尚未构筑,以上海为例,各主要城市明确与上海进行合作,而与其他城市之间则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上海和江浙在长三角都市区发展策略上有严重分歧;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港口大战、区域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如太湖流域治理工程进程缓慢.

2.缺乏行之有效的区际经济组织机构与层级结构

“长三角”区域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组织机构的欠缺,表现在:第一,没有综合的专司其职的区域管理机构.区域政策与规划是政府的工具,无论是其形成,还是贯彻与评估,都需要一定的机构来负责.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这类机构不论如何设置,都是立法的产物.而且,必须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区域政策与规划负责.中国有许多部门(政府部门)涉及对地方的管理,但几乎无一部门具有立法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资源.其次,没有区域经济管理的标准经济区划与层级结构.英国只有区区25.86万平方公里,却划分成12个标准区、37个二级区域和65个区域,中国如此广袤的国土只划分为寥寥几个区域,而且有名无实,没有严格的层级,是不可能实施真正的区域经济有效管理的.

3.区域管理控制不力

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控制区际经济发展的能力差.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有规范与全面的区域政策工具,控制工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纠正偏差的工具,来确保其发展沿着规划的方向发展,区域问题就会不断加深,乃至误入发展歧途.同时,区域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尚且不明确谁来监督,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监督的权利其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当然腐败也是在所难免.

4.区域经济管理领导缺位

由于区域组织机构在区域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的缺失,真正执行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领导职能就只能缺位.地方政府协调区际经济的责任没有明确,更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激励.因而地方政府人为设计区域经济壁垒,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事屡见不鲜.另外,在现有的政绩考核驱使下,有更多理由认为,我国缺乏有力的区域领导来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必须承认没有区际领导的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二、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

各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经验,特别是大国的区域经济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区域经济组织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这与我国长江三角洲相似.它的区域管理与城市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管理就是城市经济管理.他们形成的一些管理模式很有区域经济管理价值,值得借鉴.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区域经济组织的新理念.

表美国大都市区管制模式与管制措施及借鉴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1.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强化区域经济监管

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差强人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区域经济监管不到位.长江三角洲区域可以率先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的客体是一定区域(特别是跨政区)的工程项目及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等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的目的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揭示区域经济在建设、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与审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区域经济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率,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区域社会公平发展.

2.构建以功能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由于每个行政区域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集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迫使地方政府会以谋求和保护地方利益作为其任期内的主攻目标.而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又过分强调与其行政辖区的经济发展成就直接挂钩,并多以本行政区GDP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出口额、吸引外资多寡等指标进行简单量化和比较排序,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攀比心理,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和企业化倾向日趋明显,为追求局部区域利益.

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重新设计一种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以功能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即对不同的功能区域,要运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评价干部的政绩,且各指标的权重也应因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担为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功能,因而应重点考核其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指标,如绿色植被覆盖率、森林消长率、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环境质量指数、水质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变化指数、人口迁出率等.

3.变传统的行政区行政为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

由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进程的滞后,加之尚未顺利实施行政性分权的配套改革,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催生了诸多新型的社会公共问题,比如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和政绩主义、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发展的马太效应等.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催生的这些问题,不仅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束缚,扩散和蔓延到由多个地区组成的某一经济区域,而且还超越了计划体制下那种由上至下的政府治理能力域限,衍生为区域性公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僵化法则已经力不从心,迫切呼唤区域公共管理这种治理新机制的诞生.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与今天已经面目全非,必须代之以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来管治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才能富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