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错位”培养问题

点赞:7027 浏览:236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增长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难形成了“错位”培养的教育悖论.针对此,高职教育的培养方案必须真正落实市场化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合作共赢原则、就业导向原则.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在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力求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错位电子商务人才实践教学遇网而教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电子商务随着GDP的增长从传统商务分得了更多的“蛋糕”.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和跟踪研究,2008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96万亿元,年同比增长39.4%,而CNNIC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新增网要在网络购物、博客和网络求职方面.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市场是一个规模逐渐扩大,受众增多且正在高速增长的市场.

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必然增加人才的需求量,理论的逻辑应是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会相应提高.但出人意料的是,不论是整个高等教育还是新兴的高职教育,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都出现了下降.企业找不到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类人才,而各高校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又很难就业,这种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错位”现象.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错位”培养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其“错位”现象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性,更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实用性”的发展要求.本文结合对部分高职院校的实地走访考察情况,提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错位”培养问题的对策.

一、依据市场需求而非既定计划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改变“错位”现象的根本原则就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只是市场需求,不是招生计划或教学计划.跟踪近几年的市场发展需求,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电子商务企业,如网站、网上书店、网上商城、网上资讯等,二是各类农工商物流金融企业的电子商务等,三电子政务、电子咨询怎么写作、电子商务培训等.可以说,电子商务人才既有技术型人才,又有管理型人才,还有营销类、怎么写作类人才.而高职院校的生源依据招生规模,教学计划相对固定,大部分学院借鉴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不深入,专业设置有“从众”心理,而一旦完成招生,无特色和个性化的流水线式培养必然使所培养的学生难于就业.应该看到,我国市场对各类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是变化的,规律性地看就是技术型人才曾经红极一时,商务类和管理类也曾是主导需求,现在营销类的电子商务人才比较紧缺.这就要求高校不断进行市场人才调研,在培养规模不变、培养规格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的特色变化培养方案以增强其就业适应性.

二、高职院校要加强与自身以外的各类组织的合作

1.加强与IT业的合作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单靠高职院校自身是不够的,由于IT企业的实践往往是走在学校的前面,所以学校要力争相关企业的支持.学校可以与IT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就能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做好自己的定位.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搞好电子商务培训,如阿里巴巴的阿里学院模式、北大青鸟模式和国信蓝点模式等.

2.开展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球化性质的贸易活动,各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教育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而且也不同程度地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新经济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国际院校联手,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和学术交流,从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素质的联合培养模式,提高电子商务人才的质量,解决因人才质量差而造成的培养错位现象.

3.校际联合解决师资建设等问题

高职院校因其较薄的积累使师资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瓶颈中的“瓶颈”.由于在多数经济区域,高职类院校校区距离较近,使校际联合解决师资建设问题成为可能.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及高职院校内部的协调,注重以人才资源为基地的各类资源共享,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操作时可以“外聘”和“内求”相结合.

外聘是指聘任校外的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的领头人物.可以聘其为客座教授或教授,也可以邀请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尽管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行业专家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对行业的发展非常敏感,有应对新经济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对策,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他们的接触,能使高职院校更快更准确地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从而及时做出反应.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多聘请行业专家,这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始终把握行业脉搏,使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内求是指重视内部教师业务进修,以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来带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为了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的竞争力,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老师的业务进修和科研.业务进修和科研强化对促进教学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校企融合产学合作解决实践教学基地问题

学校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要遵循以下条件:专业对口,有较强的技术含量,能满足实训任务的要求,原则上就近就地、相对稳定和有利于节约实训经费,全面考虑实训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应兼顾规模,即原则上接受十名以上学生实习,注意基地层次和综合水平等因素,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同时,可以考虑以开发企业实用的中小型项目为纽带实现校企联合来建教学基地.这种联合可以让师生在项目开发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尤其是学生在其中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增强他们切入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如在开发企业的营销网站或商务网站过程中,不仅要制作出“好看”的网站来,还要把网站推向信息浩瀚的互联网世界中,获得较高的点击率,更进一步要以网站为营销的大本营,收集客户资料,发布企业信息,实现营销目标,达成网上交易等.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仅是问题的提出方,还是实际场所、设备及各类设施的提供方,学校是智力资源的提供方,双方是互利互惠的.通过项目驱动的校企联合方式,教师有创造和创新的主动性,学生有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企业有解决问题获取利益的参与性,学校节约了办学成本,此类合作基地具有持久性和长效性.此外,还可以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校企联合开发设置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以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的技术层面的实习实训.

三、改革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及就业零适应期”的培养理念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电子商务人才必须以提升就业率为突破口,稳定专业发展走势.高职教育者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及就业零适应期”,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确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就业零适应期”的培养理念,构建一种相对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基础宽厚、技能娴熟、特长突出、职业特征鲜明的受市场欢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遇网而教的普适性原则

相对于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带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校内模拟实训室,低成本的网络存在使遇网而教成为一项普适性原则.实际上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进入时门槛低,因为有互联网,师生可以在任何一个能上网的角落进行实践.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完全不必拘于专业教学形式,可以自主地去学习、自在地去实践.比如:自学网页设计、ASH、ASP或PHP编程,承接部分网站的建设,参与易趣、淘宝的写卖,从实际的商业操作中感知电子商务的真谛.

3.采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以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产学合作教育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其具体模式包括:第一,观察实训教学.即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进行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第二,课外拓展训练.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技能训练,如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第三,模拟操作实践.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掌握网上贸易的业务流程,能进行网上购物的前、后台管理及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及物流配送的全部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网上贸易的能力.第四,综合素质实训.指通过模拟实习、社会调研、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专业能力等融合成综合素质.

4.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电子商务专业的多层次实践体系包括:基础性实验,专业特色实验和创新与创业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达到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应用制作性实验.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用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验证性或模拟性实验,是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要结论进行验证,利用虚拟教学环境重现并观察电子商务过程、模拟性地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应用或制作性实验,是根据理论教学的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和制作与设计.专业特色实验则是反映不同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不同理解与要求,以模拟实验室为主.创新与创业实验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和自从实验组织方式上,以商业计划为教学目标进行的训练和活动,其包括课程内实验和综合实验.

5.推行实践教学“三步走”战略,深化电子商务专业的产学研结合

首先,以综合性课业为先导,推行“综合性课业――检测日工制――现代准学徒制”模式.综合性课业,是由专业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深人电子商务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以此为先导,学院推行把学生推向企业实习的“检测日工”制度,让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最重要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轮岗过程.同时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学习中试行建立相对稳定师徒关系的现代准学徒制,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师傅对学生评定实习成绩.其次,实施订单式培养.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的用人需求,灵活变更学制,多种方式进行订单培养.如可以是大订单,也可以是小订单,可以是在校生的订单,也可以是预招生的订单,可以是大一的订单,也可以是大二甚至是大三的订单.订单式培养使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完全纳入企业人才需求轨道,对提升学生就业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再次,校企合力打造教育产品,深化产学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浅层次的“订单”培养会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产生脱节,必须让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参与制定人才规格,才能使人才培养为市场所需,为企业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