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业应届生需求旺盛

点赞:20476 浏览:941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化工行业涉及范围极广,主要包括石油、化肥、农药、新领域精细化工、无机盐、有机原料、橡胶加工、氯碱、化工新材料等.

据相关调查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增长,工业总产值达到12467.5亿元,同比增长30.4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5.1个百分点.从化工行业子行业来看,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的子行业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合成材料制造,同比增长39.43%,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7.06个百分点,居行业首位;第二个是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同比增长29.96%;第三个是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同比增长27.8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19个百分点.

应届生需求旺盛

行业快速增长以及资本的不断涌入带动了相关人才需求.这种扩张速度从许多个案都可见一般,如陶氏化学在2004年只有600名员工,200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000,人员增加了两倍多.

于淼表示,另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各企业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毕业生的挑剔度也在增加,他们在应聘时对企业的文化、今后的发展空间和培训体系等非常关注.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毕业生显示出来的整体高素质――他们基础知识扎实,更有主见,求职中强调对企业的认同感.

对人才的重视使得企业纷纷加大校园招聘的力度.自从去年首次校园招聘让陶氏化学颇有收获后,今年陶氏化学再次面向毕业生进行9大部门133个岗位的招聘,并且由高级管理层直接参与校园招聘,担任形象大使.

新兴领域专业技术领域受关注

化工企业校园招聘涉及的岗位也非常多样化,除了研发、工程、销售等部门外,基于扩张的需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行政岗位也有相当的需求.郭静帆说,从化工行业的需求来看,企业最紧缺的、也是行业中需求最多的是研发和技术类人才,其中尤以经理、总监级的人才最为紧缺,研发岗位又分为有机分子合成材料研制、新型复合材料研制、高分子材料研制等,其中涂料业对研发人才的需求最为旺盛.

三类人才是校园招聘热点

研发人才:如今,无论是在生活领域还是生产领域,对于化工产品的创新要求越来越高,而支撑这些不断推陈出新的化工新产品新技术的,是企业强大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团队.近年来,许多大的国际化工企业纷纷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另外,随着国家对涂料等化工材料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研究开发出高质量、精细的化工产品成了化工行业产品竞争的“王牌”,优秀的研发人才就成为企业的招聘重头戏.例如在此次校园招聘中,陶氏化学亚太地区研发中心提供了35个研发人员岗位.陶氏化学于淼表示,研发中心预计需要600余人的人员配备,而目前只招聘了200多名,相关的人才需求还非常旺盛.

生产工程人才:无论是在精细化工领域还是能源化工领域,生产及工程部门都是最关键的部门,主要涉及机械工作、化工工作等,例如陶氏化学此次招聘的生产工程人才包括维修部机械工程师、工程方案解决部机械管道工程师、醇醚工厂生产工程师、聚苯乙烯工厂生产工程师,生产与工程发展计划8名.


采购及供应链人才:在化工行业,产品原料的采购、产品的运输等物流人才也向广大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比如采购专员、供应链专业、商业营销人才等.

选人标准:企业更重软素质专业领域要“对口”,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会要求应征者必须是化学、高分子材料、机械等专业毕业,在面试过程中也会强调其是否有相关经验或工作经历,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或运作过某个项目等.

但是,于淼表示,知识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核心能力,例如主动性、领导力、合作能力,因为专业技能可以培养,但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却无法复制.

团队合作能力:与人们想像中化工行业多是和机械、实验器具打交道不同,化工行业其实非常强调团队合作,其中的大多数工作是在团队中进行的,因此要懂得如何和团队一起在最经济、最有效的情况下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

根据化工英才网与北京德翰管理咨询公司等联合调查显示,在各主要子行业中,高分子领域的平均薪酬最高,其次是涂料,化纤行业的薪酬最低.而石油子行业属于国有垄断行业,这类企业薪酬水平虽然不高,但各项福利最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行业景气程度对从业人员的薪酬具有明显的传导影响效应.

化工业应届生需求旺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程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调查结果也显示,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的水平最低,但有较好职工福利,如量化为收入,其薪酬水平略低于合资企业,要高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薪酬较高,外资企业职工人员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内资企业的近10倍,但在中层以下职位上,员工薪酬仅比内资企业高约一倍.从年龄来看,31-40岁之间的人群平均薪酬最高,而该年龄段人群也普遍是企业各岗位的中坚力量,在经验和开拓性上已取得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平衡,对外则表现为各企业争夺的热点人力资源.同样的职位,该年龄段的新员工薪酬水平要高于企业同样职位的老员工.此外,由于对人才的争夺加剧,变换工作能够达到薪酬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