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预期损失减值模型

点赞:20599 浏览:938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引言

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改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共同成立了金融危机咨询小组(FCAG),联手启动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改进项目.2009年6月25日,IASB就金融工具减值运用预期损失模型发布征询信息,于11月51t发布《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建议改变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计量模型,采用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losodel).在此进程中,FSB积极倡导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转向动态减值拨备.

在我国企业的金融资产中,贷款、应收款项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有相当的比例.关注IASB关于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最新进展,分析IASB倡导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这是当前必须要做的.

二、实际损失模型顺周期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弊端

(一)实际损失模型顺周期效应的作用机理

在经济学中,顺周期效应是指市场繁荣时,交易高涨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而市场萧条时,交易低落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严格地讲,顺周期效应是指在经济周期中经济变量围绕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因此,顺周期效应增强就是意味着波动的幅度增大.顺周期效应的更广泛定义包含三个部分:围绕趋势值波动、趋势本身的变化以及均衡值可能出现累计性偏离.

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FSB将顺周期效应定义为放大金融系统波动幅度并可能引发或加剧金融不稳定的一种相互强化(即具有正反馈效应)机制(黄世忠,2009).要弄清楚金融资产实际损失减值模型顺周期效应的作用机理,需要先了解商业银行的两类账户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金融监管的规定.交易账户(tradingbook)记录的是银行为交易目的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和商品头寸.与交易账户相对应,银行的其他业务归入银行账户(bankingbook),最典型的是存贷款业务.交易账户中的项目通常按市场计价(mark-to-market),当缺乏可参考的市场时,可以按模型定价(marktomodel).银行账户中的项目则通常按摊余成本计价.按照会计准则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持有待售贷款的公允价值低于成本部分计人当期会计损益,这部分损失要计人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资本基础;长期持有贷款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要计入当期会计损益同样这部分损失也计入资本基础.


在经济繁荣时期,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周转较快,可以按时足额还本付息,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较低,商业银行长期持有贷款计捉的减值拨备就较少,这时持有待售贷款的公允价值也高于其成本,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商业银行拥有较多的留存收益,从而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加之管理层的“有限理性”,未能认识到经济繁荣背后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在“冲动”的左右下决定扩大信贷投放,进一步推动了宏观经济的上涨和非理性繁荣,加剧了金融系统的波动.在经济萧条时期,借款企业经营业绩低落,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支付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贷款的违约率提高,确认的长期持有贷款减值拨备增加,另外持有待售贷款的公允价值也会低于其成本,这样商业银行的利润就会减少,相应地资本充足率也会降低.这时商业银行管理者也会意识到信用风险,在金融监管当局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只能减少信贷投放,这无疑是给已经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企业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借款,经营资金匮乏,只能压缩产能,消费者出于保护心理和受“羊群效应”的影响,抑制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萎靡使得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绝大部分企业更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迫使商业银行确认更多的贷款减值拨备.这就是实际损失模型顺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机制,它使得市场、借款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相互感染形成极具破坏性的螺旋式连锁反应.

(二)实际损失模型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弊端

实际损失模型在金融危机中暴露了许多弊端,这是实际损失模型产生顺周期效应的根源,也是实际损失模型备受金融界和监管层批评指责的原因.

1.实际损失模型的内部机理不一致.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中内含预期信用风险损失,但在确定用于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有效利率,下同)时却没有考虑预期信用损失,这就导致了实际利率的高估,进而高估后续期间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前的利息收入.在实际损失模型下,减值损失的确认实际上是对前期确认的未考虑预期信用损失的,较高的利息收入的转回.

2.实际损失模型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具有滞后性.实际损失模型要求只有当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两个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时才能对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并且减值测试的时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这就使得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金融资产预期流量的现值存在较大差异,减值损失对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具有滞后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就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巨大的“悬崖效应”(cliffeffect),即减值损失的确认对企业的损益具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资产质量的大幅下降和财务状况的迅速恶化.而且,在确认减值损失前,信用风险的任何变化都不能得到有效识别,除非设定的“门阀值”(thethresholds)被突破.

3.实际损失模型提供的金融资产减值信息可比性较差.由于财务人员对金融资产臧值迹象的职业判断不尽相同,往往采用不同的减值迹象进行减值评估,或对相同的减值迹象有不同的评估结果,导致对类似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不一致,降低了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4.实际损失模型为企业信贷决策提供的信息缺乏有效性.企业在对贷款定价时需要考虑信用风险损失,收取风险溢价,这部分溢价收入是用来弥补贷款的信用风险损失的.处在经济周期的低谷时期,企业在作出信贷决策时必须要考虑贷款的未来信用损失.利用实际损失模型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没有考虑信用风险,这就导致企业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不能正确反映企业贷款的定价方式,无法满足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要求.

三、预期损失模型及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

(一)预期损失模型与实际损失模型的特征比较

预期损失模型,亦称“预期流量模型”(expectedcashflowmodel),在确定用于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要考虑预期信用损失,预期信用损失作为预期流入的抵减项.在金融资产的后续期间,企业对金融资产的预期流量(包括预期信用损失)进行持续评估,如果预期流量(包括预期信用损失)发生变化,则相应调整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预期损失模型下,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是指未调整流量前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考虑预期流量变化后的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但是,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不允许确认减值损失”.而且,如果后续期间发生对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化(如贷款的违约率降低),经调整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就会超过初始确认时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减值的预期损失模型与实际损失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确定用于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预期损失模型要考虑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减值损失以及减值损失转回时预期损失模型不需要有“触发事件”.表1列示了两种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特征的比较.

(二)预期损失模型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

预期损失模型可以弥补实际损失模型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弊端,有利于减少企业财务业绩的波动,进而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1.预期损失模型允许提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有助于减少企业净利息收入的期间波动.预期信用损失将在贷款或其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存续期内持续确认,而不是在识别出损失事项后才予以确认,即预期信用损失在金融资产存续翩司内得到了较早确认,而且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化也会得到及时体现.这样,就把信用损失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进行“匀滑”,减值损失的确认不至于对企业的损益产生“悬崖效应”,避免企业净利息收入的大幅波动,有效克服了实际损失模型的顺经济周期效应.预期损失模型和实际损失模型对企业净利息收入影响的时间分布见图1.

2.预期损失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当企业对外发放贷款时,企业就面临借款人无法到期按时足额偿还贷款的信用风险.预期损失模型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将信用风险损失考虑在内,将信用风险分离,提前为信用风险建立违约准备,在减值损失实际发生前不高估利息收入,这样就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因此,预期损失模型更符合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式.

3.预期损失模型要求企业在后续期间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持续调整.预期损失模型要求对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进行持续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任何变化都会在损益中得到及时反映.预期损失的变化可能是预期信用损失的增加,也可能是预期信用损失的减少.如果发生对预期信用损失的不利变化,企业就需要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如果这种变化是对预期流量的增加,企业就相应调整增加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4.预期损失模型避免了减值损失确认的“触发事件”(triggerevents).预期信用损失在金融资产的存续期内持续确认,而不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以后才予以确认,因此,在预期损失模型下减值确认不再要求有“触发事件”,即表明金融资产已经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这可以减少“触发事件”在会计实务运用中的差异,防止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误用、滥用,提高金融资产减值信息的可比性.

四、预期损失模型在实务运用中面临的难题

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但在实务运用中将会面临很多操作困难.根据对IASB在2009年6月25日发布的“信息征询”的反馈意见,采用预期损失模型产生的操作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操作系统转换的成本和筹备时间问题.企业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如财会人员的培训费用、财务软件的升级改造费用等)负担,耗费企业大量时间进行筹备工作.如果考虑到国别因素和语言差异,各国还需要时间进行国际会计准则的翻译工作,以及IASB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磋商、协调.因此,IASB为企业留出了较长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强制生效日期暂定为2013年,但是允许和鼓励企业提前采用.

2.预期损失模型在会计实务中的操作困难.相关操作事项包括:管理层需要创建模型和开发系统来计算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存续期内的未来流量和信用损失的估计;管理层需要考虑是应该以单独还是组合为基础来评估和计量减值;管理层需要在估计未来流量时收集或获取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的历史损失数据或评级信息;估计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层在估计未来流量时需要作出艰难、主观和复杂的判断;管理层需要创建相应的系统,使得在对金融资产存续期应用实际利率法(或者其他针对信用损失的分摊机制)时能够考虑初始预计信用损失;管理层需要定期更新信用损失和其他流量估计以及与监管要求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3.金融资产减值信息披露问题.在金融体系日益市场化的条件下,依靠市场外部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变得日益突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更为重要.本次金融危机表明,大型金融机构风险信息的透明度不够,误导了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加剧了市场波动.预期损失模型通过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匀滑减轻了对金融机构当期业绩的影响,同时也就模糊了金融机构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使得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业绩的识别和判断变得更加困难.解决办法之一是在信息披露中增加相应的要求,这对金融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重了金融机构的负担,也会增加信息披露的监管成本.

4.对企业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在评估信用风险时,过于依赖外部市场环境和评级机构,放松了内部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为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必须提高对内部评级模型和风险参数的审慎性要求,在现有模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移动平均分析等方法,使利用历史数据的预期更具有前瞻性.此外,还不应忽视定性分析的重要作用,风险管理归根结底是靠人来完成的,不是靠机器和模型.

五、预期损失模型对现有会计理念的挑战

预期损失模型和实际损失模型实质上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会计理念,预期损失模型对现有的会计理论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反思现有会计理论的某些方面.

(一)关于会计确认标准

FASB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指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该公告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凡符合四个标准的,均应在效益大于成本以及重要性这两个前提下予以确认: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计量属性,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相关性一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预期损失模型要求在确定用于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要估计预期的信用损失,而信用损失的估计需要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历史违约率等数据,加之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估计的预期信用损失缺乏可靠性,从而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也会较低.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使得会计确认模式面临压力和挑战.其实,wallman也认为传统的会汁确认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财务会汁与财务报告的未来之二:彩色方法》中对会计确认标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应建立在为用户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上,他将原有的单一标准扩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在结构的会计确认标准体系.

(二)关于资产减值理念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无论是贷款等金融资产、存货等流动资产还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要求必须有表明资产已经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即“损失事项”),也就是说必须是资产.减值发生以后或资产减值即将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才能予以确认,不允许提前确认减值损失,这是与企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相符合的.预期损失模型要求在确认金融资产时就要扣除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而不是在金融资产减值实际发生时或之后才能予以确认,这与目前的资产减值理念存在差异.如果考虑资产定义的“未来经济利益观”,预期损失模型是合理的.按照FASB的定义,“资产是一个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从中可以看出,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并且这些“未来的经济利益”是“预期”的.既然预期信用损失使得一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不能流入企业,那么在确认金融资产时有理由把这部分经济利益剔除,也就是要扣除预期信用损失.2004年4月,IASB和FASB把概念框架列入双方的联合研究项目.双方有关资产的初步供讨论的意见是“一个主体的一项资产是主体已经得到或能限制他人得到的一种当前经济资源,对资源可实施的权利或其他手段”,从中可以看出完全删除了“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葛家澍,2009).资产减值理念必须与资产的定义保持一致,这是决定预期损失模型能否为会计界接受的关键.

金融资产预期损失减值模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预期损失模型旨在通过考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存续期内的预计未来信用损失来实现损失的提前确认,这与会计信息质最要求的及时性原则不符.理论上讲,在实际损失模型下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时点是在减值实际发生时或之后,但是按照现行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时点绝大部分是在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实际发生之后.这样,不论采用何种减值模型,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都没有得到理论上的及时确认,进而计量和报告.在实务中,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将火大降低.但是如前所述,提前确认减值损失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就需要在及时性与可靠性之间作出相应的权衡,应当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为判断标准.

六、结论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本的贪婪性、金融监管不力等所引发的,公允价值、金融资产减值实际损失模型的应用只是如实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信息,但是顺周期效应使得两者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IASB倡导的金融资产减值预期损失模型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暂时之策,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还需要加强金融监管,这才是治本之措.此外,企业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经过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当思考许多基础性的会计理论,尤其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