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综述

点赞:4910 浏览:177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参与其中.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单位,具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培养人才的途径之一,应该在紧跟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厘清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梳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脉络,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提供导向.

关 键 词:背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思想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交流、融合以及碰撞.这对于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正在不断的侵蚀着学生内心积极健康的思想.这两个方面都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成果

目前,国外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其中研究最全面、最系统的是美国.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其发展的200多年里,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面进行了认真持续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笔者将美国作为主要的关注焦点.美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一系列协会和组织报告.

美国教育委员会于1937发表了《学生人事宣言》该宣言将学生事务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解释和说明,使美国高等学校同意并且确立了文化学习的理念,同时它还要求老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发展,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为国家以及社会做贡献.在该宣言中,还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学生.这意味着学生观的转变:要把过去只注重学生的智力的观点转变为注重智力、情感、品德以及社会关系等全面发展的观点.

1972年,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自己的专著《明日高等教育的发展――回归学术》,该专著是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实施的“明日高等教育工程”的成果之一.在专著中,布朗对高校行政人员以及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重新思考教育目标的设定,要求他们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该专著还对所实施的工程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这本书也对学生事务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对学生事务的各方面进行了新的界定.

美国全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协会(NASPA)于1987年发表了《学生事务观点》报告.该报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报告梳理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影响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理论类型及其内容;其次,报告明确了学生事务管理的责任以及地位,提出了对其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第三,报告通过调查和系统的研究,为学生事务管理输入了新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以促进它的未来的长足的发展.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和美国全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协会(NASPA)于1997年发表了《优质学生事务实践原则》的报告.该报告详细的阐述了原则的内容以及理论依据,并且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概括了其宣扬的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气氛;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事务的咨询功能,使得学生与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互动关系;第三,要为学生建构一个具有支持系统和包容系统的校园环境.

美国校园活动标准改进委员会(CAS)于2001年对学生活动发表了看法,指出:学生活动是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活动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其最终目标应是提升学生在校园内的全面的体验.同时,它也要求学校应把学生活动的范围由校园扩大到社会,达到更多的促进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目标.

2.国内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2到1993年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994年到2000年为第二阶段,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2000年之后为第三阶段,主要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由此可以看出,1982年――2000年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主要在学生德育,对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也主要为学生德育怎么写作.然而学生德育仅仅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之一,因此这段时期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我国学者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较小.所以,笔者将收集资料的时间起点确定为2000年.

徐州师范大学蔡国春(2001)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研究了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通过双方之间的对比,得出了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和体制的不同特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市场影响大、机构独立性强和沟通渠道顺畅的特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和体制存在教育行政化成本高、沟通渠道繁琐和机构独立性差等特点(问题).[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赵庆典(2004)利用比较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深入研究和了解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概况,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异同,提出了改进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加快理论研究的进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行收费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改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水平.[2]

西南大学游敏惠(2006)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研究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历史发展及其发展特点,得出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历史发展的“四阶段论”(孕育期、确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以及历史发展特点(多样化、规范化、专业化),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三点启示:加快专业化进程,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法规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3]

中国地质大学林芸(2008)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梳理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发展进程,结合时代背景指明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方法;加快理论研究进度、改革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效率、切实转变管理观念:管“人”到管“物”、加快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学术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