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班级管理

点赞:7424 浏览:307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校本教育思想框架下,中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学习中有着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在充分比较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我发现选择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可以更好地健全学生人格,解决诸多教育问题.
一、中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问题
首先是安全问题.中学低年级学生对很多事情已有自己的判断,但失于偏执、思路狭窄、天真幼稚、有欠成熟又固执己见,很容易引发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激烈矛盾,处理不好,出走、斗殴问题就会出现.
其次是纪律问题.中学生在逐渐长大,又处在强调个性的年代,每个人都个性张扬,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意识.纪律问题层出不穷.
再次是交往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许多本应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多由父母代为解决,与人接触、交往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存在严重的交往问题.
第四是作业问题.现在的中学生生于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督促下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学习,学校在竞争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下又不大可能从本质上减轻课业负担.在繁重的任务面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极大的惰性和逆反,拖延作业,抄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
最后是劳动问题.在家庭中独生、受宠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的通病,做事斤斤计较,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容让品格和奉献精神.
二、常用的教育方法极其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常用的教育方法有示意提醒、晓理动情、批评教育和惩罚处分.
前两种方法能即时奏效,学生能较为顺利的接受这种较为和缓的、不伤及情面的教育.但这种教育的效果很难长期持续下去.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缺乏的不是是非观念,他们明确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所缺乏的是从内心对事理的认同和从外在对行为的控制.老师今天因一个问题提醒教育了他,今天一天他比较稳定,但明天同样的问题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在他身上.即使老师有极大的耐心反反复复地对其明道理、讲利弊,但教育的目的能否达到还要打个问号.
至于后两种方法,明显是前两种方法的后继手段,效果比前两种方法要明显而且作用持续的时间长.但是对尚处初年的心灵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创痕是在所难免的,这又是教育不愿意看到的.
三、关于新方式的探讨与理念
我想,其实我们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渗透教育,也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就是寓教育于非教育的教育,是颠覆说服、批评的教育,这就是读经教育.
(一)读经教育的必要性
浮躁状态再加上沉重的课业、考试压力,学生只学到了一些死知识,能力得不到加强,特别是应该受到的文化熏陶被不得不进行的应试指导严重干扰,文化在他们身上得不到沉淀,文化认同感在他们心里得不到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上可能是高、精、尖的,但在文化上却是无根的,将来有一天他的事业处于颠峰的时候,他势必会被一个问题苦苦困扰:我是谁.素质教育我们虽然反反复复在提,在它的号召下,除了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的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特长班风起云涌之外,学校教育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走的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的路子.我们的学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育才教育,而不是育人教育.在考试、升学、竞争、生存等压力下,加强应试指导是必须的,但作为培养人、教育人、让人能够全面发展的机构,应该在应试之外开辟出一块非应试的领域,不以考试来要求,不以分数来评价,不与升学相关联,真正的教育人成为人,而不仅仅是才.我们的目标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既是货真价实的才,又是顶天立地的人.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好的途径就是读经.经典是民族指挥的洁净,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是文化系统永恒不朽的源头活水.青少年从记忆力最佳的时代起,就与各路大师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大师原创精神,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创自己的人生.不断在生活中自我体捂、消化、运用大师的创造精神并加以自我发展,不断开发自我潜能,不断完善自我人格,达到自然而然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成就的圆满素质教育目的.
(二)读经教育的理论根据及可行性
1、初一学生处在少年期,精力旺盛,需要通过动来释放,动口是释放的方式之一.
2、初一学生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和较弱的耐性,越要求他必须学的,他越不想学.读经活动只提供经典原著,读多少,懂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都不做硬性要求,这恰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主动学习,学到一生受用的真东西.
3、初一学生还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接触未接触的东西,多数学生通过校内校外的途径都知道经典,但多数学生没有诵读过,甚至没有接触过原著.把早有耳闻又被国人推崇倍至的作品拿来诵读恰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4、读经可以提高学生的古文水平和白话水平,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有助于对其他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学科学业的协调进步.
5、每天背诵,相当于每天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三)读经的基本理念
1、诵读过程中和诵读前后只做引导,决不做任何硬性要求,保持读经活动的自主性,以期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真正的主动吸收,不带任何现实功利目的的吸收,跟考试没有任何关系的心灵上的吸收.这样的吸收也将是惠及学生一生的吸收,是真正加强文化修养、文明修养和文学修养的吸收.
2、坚持不懈,让读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3、每天诵读的时间宜短不宜长,做到对其他课业不形成任何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养成习惯.
4、对所读经典要一一排序,因为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而不是权宜之计,在诵读的经典书目顺序上要有计划,有安排.排序的依据就是本学校、本班的具体情况.
5、对有些经典作品的内容要有所舍取.有些经典的部分内容不合时宜或不适合青少年,诵读之前,教师应有所舍取,不宜囫囵吞枣.
(四)经典诵读的实施
1、实施班级:初一15班
2、开始时间:初一第二学期
3、读物选择:《弟子规》
4、诵读时间:上午早读前10分钟,下午上课前10分钟.每天20分钟,雷打不动.
5、诵读方式:班长领读,全班齐读.
五、《弟子规》诵读效果
两个月的诵读,虽不能彻底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但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起到了很大作用.以前教室里在非上课时间大声喧哗现象普遍,有老师到来也毫无改观,《弟子归》有言“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熟读之后,大嗓门的学生只要有老师在教室,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收敛自己的嗓音.班里有些学生有一个坏毛病,询问老师问题或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不知起立,最起码的尊重师长的礼节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概念,读了《弟子归》“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后,逐渐养成与师长说话时起立的习惯.许多学生对穿校服很反感,认为没有美感,缺乏个性,《弟子归》说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也起到了教育作用.一位家打给我,很气愤地告诉我他孩子的课本被同桌无缘无故地撕破了,要求我严厉惩罚肇事者.我找到两位学生了解情况,了解到两个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争执,先是口角,后是撕书.我并没有评价孰是孰非,只是让他们背诵《弟子规》“出则梯”一章,两个人背得都很熟,当背到“言语忍,忿自泯,财务轻,怨何生”时,两个人都面有愧色,我问他们有何体会,他们说自己没有做到“言语忍”.我想问题已经解决了,在无关原则的问题上非要追究个谁是谁非是没修养的表现.又对被撕书的学生说,这件事你爸爸已经追究了,我想现在你已经有能力跟你爸说这件事了.这样,《弟子规》不但帮我顺利地教育引导了学生,而且还通过学生教育了家长.
六、读经的几点启示
1、宜早不宜晚,初中入学便开始.
2、要坚持下去,直到毕业.
3、循序渐进,初一养正,初二养言,初三养志.
(作者单位:石家庄郄马镇中学)

经典诵读与班级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