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回归

点赞:16729 浏览:785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心性德育即以人的心理为本源的德育.它强调的不是道德规范的遵从,而是道德品行的内化,是以心理的改变、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心性德育强调的是要在人的心理上生成道德规范的认同、产生道德实践的、形成道德实践的定势,进而成为道德习性.

心性德育认为:人的心理改变决定了人的行为改变,决定了人的发展.是人从一个自然人发展到一个社会人的关键.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理改变轨迹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成长在心路.因此,真正的德育是根植在人的心理层面的.心理是德育的最直接的对象,是德育工作展开的操作间和成品库.从这个意义上讲,心性德育是对德育本源的一种回归.因为,道德、思想、品性、人生观、价值观都属于心性,心性德育要回归到心理的层面、回归到本属于道德的加工场、操作间.这些年我们游离于心理的德育,就等于非要远离原材料的产地去建加工场,这种长途贩出贩进的德育,往往费力不讨好.

心性德育要生成道德规范的认同.德育追求的是心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一致性.社会道德是相对稳定的,而心性道德却是动态多元的.可以说,在心灵中道德每天都在“破”与“立”的变化之中.德育和文化知识,习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破”与“立”的并行、“破”与“立”的相辅相成.在许多情况下是不“破”不“立”.

心性道德是因人而异的,是受环境和成长历程影响的.如果父母、叔婶都不孝敬老人,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心性道德很可能就是“老人是可以不善待的”.因此,要先“破”,才能“立”.

德育的回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心性上的“破”和“立”其实就是在认知上的灌输、梳理与改变,在情绪、情感上的震撼与感动,在意志上的培育与磨砺.其关键就是要生成道德规范的认同,进而追求心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一致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就是一个“使认同”的过程,是一种趋同的改变,是一种认同的强化.就像写议论文,讲究的是摆事实、讲道理.其实让人改变的就是这样两个东西:使他认同你的看法、使他认同原本的事实.


“使认同”就是一次次对无知的改变.一个女生找我咨询,说自己总是无来由地烦,怀疑自己心理出了问题.我仔细了解后告诉她,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周期,一个周期一般在28天左右.也就是说,某一个人在某个28天内,总是会有几天的情绪期,也会有几天的情绪低潮期.这个学生无来由地烦,正是她情绪低潮期的典型表现,也是她太关注甚至放大这时的情绪了.当学生了解这些后,她内心的纠结也就消失了.改变了无知,也就恢复了自信.

“使认同”就是一次次对情感的触动.一次,一个班主任急火火地找到我:“周老师,你快去看看吧,我们班的一个男生非要和人家玩命去,我怎么说都不行.”我问明了情况.原来,他们班的这个男生从初中就和一个女生谈恋爱,到了高中这个女生渐渐疏远了他,他一打听才知道是这个女生和别的班一个男生好上了.他火冒三丈,非要去找那个男生“决斗”,拼个你死我活,几个同学都拉不住.

当我把他从楼道领到办公室的时候,他还在呼呼喘着粗气.

我不急不火地问他:“你确信你真的爱这个女生吗?”

他没好气地瞥了我一眼说:“我当然爱她了!”

这时我仍然平静地说:“恋爱是相互的,你爱她,你又有什么权力要求她爱你呢?如果现在她和你在一起感到的是痛苦,你非要强求,你不认为你太自私了吗?你这是真爱吗?”一连串的发问使这个男生恍然大悟.他愣愣地看着我,一下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气全消了.

一个为爱发疯、为爱可以无法无天的人,你再规劝,你再指责,甚至惩罚,都是徒劳的.这时只能攻心,既然是为了爱,就要动摇他的爱,让他对自己的爱产生怀疑.对心,是触动,是启发.

“使认同”就是一次次对问题的重新诠释.一个调酒师看到一个年轻人每天来喝闷酒,问之,年轻人不耐烦地说:“告诉你你能解决吗?我每天烦,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调酒师说:“我可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但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高人.”这一天,他们相约来到一片坟地前,调酒师指着一坟墓说:“这就是那位高人,我原来的老板.我也曾一度想,是他领我到这里来,告诉我,躺在这里的人是没有问题的,不管你的问题有多少,只要能活下去,就有解决问题的希望.”年轻人恍然大悟,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诠释:只有死人才没有问题,只要活着就要解决问题,所有活着的人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此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使认同”就是要在心灵中形成道德公约的规定和原则.“公约”是习得的,多不是灌输的.不是“要知道、要明白、要懂得”.许多活动冠以德育的名义,搞得轰轰烈烈,却没有心灵的构建和改变,那还不是德育.一场比赛下来,架打起来了,该破的却没破,该立的却没立,这是时下德育经常遇到的尴尬.

道德规范涉及方方面面,在认同层面上,又可分解为无数的看法和感受,这是一个人产生信念和行为的源泉.掌控好这些“看法和感受”正是心性德育之本.

心性德育要产生道德实践的.有了道德规范的认同,不一定就会产生道德实践的,而一旦有了道德实践的,就一定有了道德规范的认同.所以,产生道德实践的是心性德育的关键.

心灵是什么?心灵就是一个的活火山,它随时都在等待着一种足够力量的激活.德育就是这种激活力.但德育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的激活力,也是的泯灭力.不良的德育从不考虑人的心灵诉求,忽视了教育对象.当社会化的同尺码的规范和心灵的各异化的诉求遭遇时,有时就会压抑或泯灭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反倒使人处于一种低级的本能中.心灵的不可捉摸,经常会导致德育的尴尬.有时你想要激活的,它反倒会压抑、泯灭;你想要压抑、泯灭的,它反倒被激活.这是德育中最为可悲的事情.

其实,激活的力就来自认同力,发自内心的认同足以产生让人实践的冲动.但一味灌输、一味矫正行为的德育,并不能触动人的心灵,他们往往也认同道德规范,但没有自己去实践的,停留在“我知道、我明白、我懂得”的层面上,甚至成为心目中对别人的规范要求.要产生道德实践的,就要做足认同感.要提高兴趣,提升品位,感受实惠.板着面孔的德育一定会让人望而生厌,德育必须沉浸于社会生活之中.德育是超越本性、融入社会、主导进步的教育.以人脱离本性的低级趣味、成为文明的社会人为优为荣,正是德育要打造的社会文化.品位是打造的,品位是提升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去做事情,它一定会为内在品性决定和受外部环境的诱使.德育是使社会向“好”的教育,是从整体、从长远给人带来实惠的教育,但当和人的某些本性相冲突时,如何让人调换视角、转移关注、感受实惠确是德育研究的永恒课题.

心性德育要形成道德实践的定势.德育成效的最终表达是社会认同和提倡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已经完全构建起了内在的道德实践的定势,忽略了外在的“强化”和“要求”,形成了道德行为的自动化.

当然,道德行为的自动化,虽然来自于道德认同心理的不断强化,进而形成根深蒂固的道德信念,但它已然把行为变成了“自然的”“应该的”.它纯粹而平和,不会给行为主体的内心带来任何的矛盾冲突,不会在行为中有些许的强迫和焦虑.

道德行为的自动化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人类社会“心性”的自我提升.

心性德育最适合成长中的学生.学生阶段是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但在中国,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扭曲,给德育带来了许多尴尬,给学生的道德素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婴幼儿、童年时期,只重视孩子行为的管束,家庭德育的缺失和背离,使德育成为一种灾难;再加上青少年时期,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跟进,把德育再次推向了深渊.这种由于家庭、学校德育缺失和背离制造出的“道德残疾人”,正是当前重特大社会事件频发的根源.

婴幼儿、童年时期是心理哺乳期,也是德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你给什么他们就吸吮什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教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看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一张白纸,正好作画.这个时期,他们没有选择,可是我们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就更要避免道德给其带来的伤害和负性心理.这个时期正是心灵的自然“加法期”.而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的断乳期,这个时期,不是我们不想给予了,而是他们不能全盘接受了.他们已然不是一味的吸吮,而是追求心灵互动,是审视,是交流,带有了排斥,增加了选择,强调了平等.这时的心灵,已经从“加法期”变成了“加减法期”.而德育对于心灵的改变则是“乘除法”,强调的是成倍数的强化或消减.

在学生阶段,对于心灵的成长来说,增加是容易的,消除是困难的,改变是痛苦的.抓住学生阶段这一德育的最佳期,研究德育的心理机制,是德育的回归.

德育,从“娃娃”开始,从“心”开始.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