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殊教育探析

点赞:3143 浏览:101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特殊教育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大表征,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对特殊人群所产生的影响极为重要,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了解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梳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提出建议,这对于发展特殊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关 键 词】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16-03

传统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了超常儿童和身心有障碍的儿童,本文仅以残疾人教育为对象展开讨论.每个个体都有实现自我发展的权利,这种发展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展现其生命价值,挖掘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1.中国古代特殊教育

尊养残疾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早在尧舜禹时代就已出现了残疾人教育,“典掌乐事”的“夔”就是“专职教育家”,而在夏商周,已出现“教瞽蒙”乃至“五疾”人群的公立性质的残疾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奴隶社会有了更大的发展,商代、周代出现了专门的盲人学校.然而这个时期的特殊教育教育对象主要集中在盲人,而且也只是个别现象,因此也只能算是一种萌芽形态而不是正规的特殊教育.

2.中国近代特殊教育

曾在普鲁士籍传教士郭士立创办的澳门女塾就读的容闳记载:“古(郭)夫人携盲女三人赴美,此三女乃经予教以凸字读书之法.及予辍教时,彼等已自能诵习《圣经》及《天路历程》二书矣.”澳门女塾虽有施行特殊教育但不是专门的盲校,所以不能称为中国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

1874年,苏格兰圣经工会的威廉·穆瑞牧师在北京创办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盲校——瞽叟通文馆.后几经演变,成为现在的北京市盲童学校.学校引入了“布莱叶盲文体系”,结合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创立了汉语盲文数字符号和盲点字系统,它是中国盲文字的开端.从此,中国出现了比较正规的近代特殊教育学校.

中国特殊教育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特殊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由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学馆出版了以“贝利”字母编辑的“启喑初阶读本”,成为中国最早的聋哑读本教材.启喑学馆的设办,开启了中国听障教育的新时代,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近代聋哑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得到采用.

民国时期,政府逐渐关注特殊教育,将特殊教育机构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政策法规方面建章立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3.中国现代特殊教育

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署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标志着特殊教育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后,是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并在2008年4月修订时,明确了“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进入21世纪后,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关注进一步加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提到了“特殊教育”.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八大任务之一,第一次单独列为一章表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及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中国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

我国特殊教育的相关法律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特殊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是分布在各普通教育法律中,独立的《特殊教育法》尚未出现.随着时怎么发表展,对特殊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加,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法律已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许多空白点,需要颁布独立的特殊教育专门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现行的法规政策强制性不足,如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52个条目大多使用的都是“应当”的措辞;法律规定过于笼统,不利于实施.再次,立法人员由于思想观念和专业素质不够,对特殊教育不了解,造成了立法不够科学性,如更加注重的是保障学生入学机会的平等,忽视了整个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的质量.

2.师资队伍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问题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对特殊教育教师有着较高的专门性任职要求.我国采取多种途径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特教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据2002年的高校名单和专业目录,全国84所师范院校,11所开设特教课程.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只有3所设有特殊教育系(所),4所学校有特教专业,但其中有两所学校做不到每年招生.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招生最多,平均每年也不过是60人.

在职前培养中,我国大陆多采用的是专业直通式模式,也即是通过高等院校专门设立的特殊教育专业,进行一站式的培养获得任职资格.虽然这种模式专业性强,但会受到学历层次和学制长短的影响,进而限制获得的专业知识,不利于教师今后的发展.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多采用叠加法培养模式.而我国的职后培训比起发达国家制度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由于特教专业人才的匮乏,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对特殊教育规律的认识也很有限.学历专业以非特殊教育专业为主,成为了影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无法实现桃李满天下,再加上对特殊教育认识上的一些偏见,让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特殊教育,使得特殊教育的师资更加匮乏.

3.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财政拨款是特殊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我国的财政拨款用于特殊教育的份额是比较少的.如在2005、2006、2007三年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分别是446585748元、516107593元、643836475元,然而全国特殊教育经费总投入,只有1931812元、2354309元、2691436元,其中特殊学校财政拨款总额仅为1705276元、2114847元、2459487元.在经济和教育都十分发达的美国,特殊教育的经费有三个来源:联邦政府提供7%,州政府41%,市、地的政府和教育机构52%.2005年联邦教育部向各州资助111亿美元作为残障儿童教育项目的联邦经费,此外还追加4.67亿美元资助残疾婴儿及其家庭.可见美国对于特殊教育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我国不仅经费投入不足,而且在投入过程中还存在着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经费投入差异显著、办学条件不均衡等问题.

4.残疾人划分问题

中国、美国障碍(残疾)分类

国家(地区)

类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

感官障碍视力残疾视觉障碍视觉障碍

听力残疾听觉障碍听觉障碍

发展性障碍智力残疾智能障碍智力障碍

严重情绪障碍情绪障碍

学习障碍学习障碍

精神残疾自闭症自闭症

外伤性脑损伤

发展迟缓发展迟缓

沟通障碍言语残疾言语障碍言语或言语障碍

身体健康障碍肢体残疾肢体障碍肢体运动障碍

身体病弱

多重障碍多重残疾多重障碍聋-盲

多重障碍

其他障碍其他健康障碍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对于障碍的分类相对较笼统.到目前为止,在特殊教育对象的法律划分上,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教育时,把有着相同或相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归类划分,因此划分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符合他们的需要.

5.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特殊需要是人生命的独特性存在,“残疾”是人的未完成性的特殊表现,特殊需要的学生有着人的生命价值、意义和尊严,享有作为人的一切权利.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归根到底是对人权平等观念认识的欠缺,我国还未达到对每个人“生而平等”的自觉性认识.1948年联合国颁布《世界人权宣言》,其第二十六款中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教育,可以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获得自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价值.

三对于问题的一些建议

1.制订《特殊教育法》,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立法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完善法律体系,明晰条文规定,才能更好地保障特殊需要人群的利益.应细化那些已有的法律条文,明确权责关系,切实发挥法律效力.对于制订特殊教育法的人员应加强其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培养兼具特殊教育和法律知识的人才,使特殊教育法的制订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关注更多人的公平受教育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教师的缺少,将限制特殊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特教师资的主力,然而以培养师资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数量太少,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并加大相关的机制支持.

职前教育中,在提高教师学历的同时,可向发达国家学习采取叠加法培养模式.基于全纳教育的理念,培养随班就读的教师.对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应由原来的“知识型”向综合化发展.在职后培训中,国外往往将职前和职后一体化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特校与大学合作培训以及自我培训纳入研究.这些都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可借鉴并践行的形式.此外,为了保证教师的质量要建立严格的认证制度,对于教师的调配也可建立相关的制度标准,以保证教师的优化配置.

3.加大对于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是办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更是影响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应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扩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特殊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在经费的使用中,要重视软件建设,尤其是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在提倡融合教育的今天,要重视无障碍设施和资源教室的建设,使学生在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中接受教育.

4.细化障碍分类

障碍的分类有利于教育的实施,更是满足特殊需要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的基础.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性的特殊教育法对特殊教育对象作出法律性的规定.因此,应加快对特殊教育法的制定和完善,使特殊教育对象的划分有法可依.

5.加大对于特殊教育的宣传

国家应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人权平等的认识,改变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固有看法,塑造理解包容的气氛.使人们正确了解特殊教育,可以加大家长和特殊需要学生的信心,家庭是学校和社区的纽带,让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参与到教育中,可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保证特殊教育师资的生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随班就读”是中国在融合教育思潮下结合自身特色的产物,由于特殊教育的发展,随班就读老师的观念也有了变化,都变得比较积极.家长对“随班就读”的支持度也有了变化,这些正常发展儿童的家长指出,他们的孩子在融入班级时不仅学会了重要的社会知识,还懂得了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提高自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这意味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将有一个新起点.特殊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

志,它的发展能使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生活,让我们支持特殊教育,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