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点赞:4732 浏览:145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除体育课外,为了达到健身、提高运动技能和丰富娱乐生活,而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它的组织形式有:家庭体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年级体育活动、全校体育活动、社团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节或体育周等等.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促进《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合格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一新生从初三升入高中,无论是课程安排、学习内容,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等都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很多学生不能根据高中生活的新特点及时地进行调整,不仅学习上感到吃力,身体素质也大不如前,因而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是必要的.本课题是对南安一级达标中学高一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从而找出制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如何调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如何更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促进高一新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南安市一级达标中学高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四所一级达标学校高一新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到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地方查阅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书刊和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为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内容提供了参考依据.

(2)访谈法.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制定访谈提纲并对其调查学校的部分领导和学生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

a.问卷制定、修改.

在查阅资料、访谈部分学生和在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探讨后制定和修改问卷.

b.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南安一中、国光中学、华侨中学、侨光中学这四所一级达标校的高一学生发放并回收问卷.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94%.

(4)统计数据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一新生对待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本身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看法、感受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现.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是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在这方面加大引导、教育,使新生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就这一问题对四所一级达标中学高一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

高一新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课外活动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表1的调查中有52.5%的学生表示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5.5%的学生很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说明:绝大多数高一学生是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并且愿意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17.4%的学生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1.1%的学生很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说明:还是有小部分同学对体育运动表示不欢迎,这部分人大都是女生,这跟高一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而大部分男生都愿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另外根据研究调查,学校没有或偶尔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占87.5%,经常组织占12.5%,这说明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不足,学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态度.

2.高一新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原因,是最终推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原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自身的需求越来越多,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也在不断地变化并呈现多元化趋势.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激发和推动高一新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影响学生进行锻炼的重要因素.

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健身、锻炼意志是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达到67.0%,次要动机则是娱乐达到51.4%,调节情绪是第三动机达到41.1%,第四动机是提高技能占35.5%.前四个动机的比例比较接近,说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样的、积极的、健康的、符合自身需求的,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是明确的.另外有23.0%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为了应付达标考试,这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全面,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只有12.8%的学生动机是交际,这也说明了高一学生的性格不够开朗.

3.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直接影响到锻炼效果.因为每次运动都会对机体产生刺激,连续运动刺激会产生积累.而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说,一次适量的运动对机体的刺激效果一般可保持几天,如果前后两次的运动时间间隔过长,就难取得很好的健身效果,还容易产生肌肉疲劳、酸痛,而运动的次数过于密集也会导致机体过于疲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星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比例较大,达到69.1%,说明大部分学生运动频率较低,可能健身效果不是很明显;有18.8%学生参与3~4次课外体育活动,一般认为这个运动频率的健身效果较为显著;还有5%的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但这个比例明显低于2000年全国中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25%,这说明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又达到了新的高度.有少部分中学生高频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这部分学生要注意防止过度疲劳.根据高一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和发展需要,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三到四次是比较合理.

4.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运动次数及持续时间是运动效果的关键.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要适宜,太短对机体产生的刺激不够,效果不明显,而太长又会使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对学生的健康不利.以下是对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每次运动时间的长短的调查.

结果表明,运动持续时间31~45分钟的学生最多,占41.8%,这还是比较理想,运动量适中,锻炼效果较明显;持续时间10~20分钟的学生,占25.4%,这部分学生运动量不够,锻炼效果不明显,有待加强;持续时间21~30分钟的学生,占16.8%;有7.8%的同学持续时间大于60分钟,这部分同学要防止过度疲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5.影响高一新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列举8项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没时间、对体育无兴趣、缺乏运动习惯等.学校有没有组织教师指导,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热度,尤其是高一新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对高一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改进,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课外活动.

表5中显示,学习负担重、没时间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首要因素,高达58.9%.一级达标学校的学生目标大都是进大学,所以更重视文化的学习,且高一新生还没进行文理分科,课程负担比较重,因此学习负担重、没时间参与课外活动这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没有运动的氛围占16%.第三则是本身没有运动习惯占9.6%,这个比例不是很高说明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运动的.缺乏场地器材只占3.0%,说明南安市的一级达标校在这方面投入还是比较多的.排在最后一位的是怕同学讥笑,这说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已经进了一大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大多数一级达标中学高一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2)健身、锻炼意志是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目标明确,动机积极、健康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真正意义,这就需要正确的引导.

(3)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低,取得的健身效果不明显.

(4)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半小时以上的学生最多,超过学生总数的一半,这是比较理想的,运动量适中,锻炼效果较明显.但部分学生运动时间在十几分钟内,运动量不够,健身效果不明显,有待加强.

(5)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样的.首要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没时间,达到58.9%.排在第二位的是没有运动气氛,说明学校在组织方面还有待提高.

(6)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端正,但资金投入不够.

2.建议

(1)学校应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力度,设立专门机构.如:体育教研部门、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小组、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作用,选拔一些有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使校园体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同时要把大众化、对抗性活动和趣味性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组建多种专项俱乐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体魄,减轻学习压力.

(3)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的投入,并开放有关场馆及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4)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明确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目的与意义,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场地、器材,以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6)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体系中.

(7)高一新生应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并接受教师指导.享受课外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林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