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

点赞:27852 浏览:1306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提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应提高自身应对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社会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社会机制,家庭应给毕业生更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

[关 键 词]就业创业改革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浩(196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陕西西安71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影响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的心理因素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K09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85—02

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近年情况来看,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2009年达到611万人,2010年达到630万人,2011年达到660万,2012年达到680万,加上往年毕业未就业的150万人,总共超过800万人.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攀升,就业压力年年上涨,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社会、家庭、学校必须四位一体,积极配合.

一、大学生应提高自身应对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以西安高校大学毕业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毕业班学生对就业的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2份,问卷有效率98.4%.调查结果表明:54.6%的学生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因素是毕业生太多,9.2%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要求太高,不仅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与适应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还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精神.31.2%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专业限制,25.6%的学生认为学校是不是名牌大学直接影响到自己就业,12.4%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不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的只有0.4%,认为自己对用人单位期望值太高的只有1.2%.从调查结果看,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从自身找原因,没有意识到不能顺利就业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而是将自己的择业的困难主要归因于客观因素.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注重个体的自我完善,根据时代要求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不仅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应在知识面方面不断拓宽,打好专业基础,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能力结构方面不断加强,并不断磨炼自身的品德意志,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1.加强就业指导教育.第一,转变观念,明确思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就业观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我们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思路,从经费、人员、场地上给予充分保证,调整、充实机构,强化怎么写作意识,健全怎么写作体系.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的全程性、系统性.高校就业指导不仅是临毕业前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还在于在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中促进其职业意识、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的成熟与发展,是对学生择业观和从业观的全面培育.就业指导教育应是一项系统工作,该课程应改革只对大四学生就业前开设的现状,从大一新生进校开始就开设相关课程.

第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合理体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时,既应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又要考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阶段性,又要考虑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教学内容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大学生认知与职业能力教育、大学生成才指导教育、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指导教育、择业观指导教育、择业心理指导教育、择业技巧和方法指导教育、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育内容应有所不同.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重点进行自我认知教育、社会认知教育(专业认知、职业认知、就业形势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二、三年级,重点是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主要进行就业能力训练.该阶段的就业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概述和培训,求职的基本文字能力以及礼仪、气质、面试等多种能力的训练,自立创业及其他就业方式的指导等内容.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则以就业怎么写作(政策教育与信息怎么写作)和就业心理指导为主要内容.

第四,改革传统教育方法.改变以前“满堂灌”的单一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教育的效果.如将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咨询答疑、模拟招聘、参观人才市场、举办经验交流会相结合.此外,为大学生开设专门网站或设立专门网页,给大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并设立专门的电子或群,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有效围绕市场进行调适,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配置与实际需求的偏离,出现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结构性矛盾.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应加强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大实践课比例,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3.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怎么写作,以创造价值的过程.高校应高度重视,统一认识,从强化创业意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酝酿一定的创业氛围(如组织开展各类创业竞赛活动、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建立比较完善的创业怎么写作体系等)入手,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4.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新时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延缓部分大学生就业,缓解社会压力.近年来,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均以较大幅度递增.在扩招政策背景下,各招生单位都逐年加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加之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已经成为目前一大社会热点.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不仅可以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5.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1980年以后,我军开始有计划、成批量地接收地方大学生人伍,总部每年都下达接收计划,累计接收了数万人.1997年12月7日,前军委主席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高素质人才.”地方大学毕业生进入部队,一方面,可使我军军人成分发生变化,为国防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就业压力.

6.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出路是面向基层就业.为此,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三、社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社会机制

1.政府应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掌握和及时发布有关信息,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秩序,健全法制,确保就业渠道通畅,不断加大投入,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训练的相关机构或者项目提供鼓励、资金援助或者政策优惠.

2.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到加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中去.用人单位是毕业生的直接使用者与毕业生是否具备就业能力的检验者,因此用人单位不应该独立于就业能力开发之外,被动地接受既成事实,而应该主动地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到加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中去.(1)让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已在这方面取得成果,如加拿大的企业界人士参与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使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相一致,日本是联系企业实际开展教学,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这些做法对于高校按照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调整教育方向解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2)可以加强校企合作,适时邀请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提前了解就业的情况,培养危机意识,同时,还有利于企业聘用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3.维护女大学生的权益.性别歧视是社会歧视中比较明显的一种歧视.大学生就业歧视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歧视表现为招聘中直接声明只要男大学生,隐性的间接歧视是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只考虑招聘男大学生.女大学毕业生因为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不能及时就业或者就低上岗的社会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首先,会造成专业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会产生消极的社会示范效应,打击父母对女孩子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再次,女大学生经济不能自立还影响她们的社会政治参与和降低婚姻家庭地位.因此,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最终会转变为社会成本,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但更要从经济方面入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才能最终促进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

4.建立相应法规,创设优惠条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挑战.创业关系到千千万万大学生的就业出路,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高校、社会要共同努力,积极搭建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也要转变观念,积极进行创业准备,争取早日创业成功.这一方面,我国不少省份已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四、家庭给毕业生更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

就业是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一个大学生就业,就解除了一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国外学者安托露斯提出家庭是人生的护航舰,我们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家庭应尽可能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家庭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家庭应该改变其传统观念,对子女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情感支持.家庭方面应对子女职业持合理的期望,对子女的就业选择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有望解决.

[参考文献]

[1]赵慧芬.关于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0(12).

[2]黄巧荣,蔡安宜.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1996(12).

[3]赵瑛.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应做到七个结合[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王永强,梁学忠.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创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

[5]贾加幸.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9(23).

[6]叶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DB/OL].http://.chinapop.gov./rkzh/rk/rkysh/t20051026_53093.,2005—11—23.

[7]贺永平,熊艳,郭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