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点赞:3043 浏览:73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

【关 键 词】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近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点,即历史思维能力.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从初中开始,教师就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多年担任历史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高考成绩上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写出以求教于同行.

1.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

1.1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1.2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时间跨古代近代两段,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我要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再如党的十三大内容要点可记成“一二三,大发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目标.

1.3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五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可抓住莱克星顿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六件事即可,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2.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2.1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同样要讲清.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2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3.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1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不伟大当然错误.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


3.2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4.应变能力的培养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1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再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了应变能力.

4.2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A、《变法通议》

B、《盛世危言》

C、《革命军》

D、《孔子改制考》

学生一般做练习答出B就结束了.我要求学生思考A、C、D3项是谁的作品?内容是什么?与郑观应成就相似的还有谁?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历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理论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挖掘隐性历史知识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