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工作

点赞:27526 浏览:1300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五育并重,德育为首.我们要重视思品教学,让德育无处不在.

关 键 词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18-02

从事小学思想道德课的教学,不知不觉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这其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五育并重,德育为首.我们要重视思品教学,让德育无处不在.

一、注重激发学生情感

思品教学不同于语数教学,在重“知”传授的同时,更重“意的培养,情的感染”.只有营造自然、放松、、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肯学、乐学.学生的奇思妙想只有在信任中无拘无束中才能产生,老师的微笑恰恰是化解师生之间隔阂的催化剂.只有在微笑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信任.我们只有信任、理解、尊重孩子,让每一节思品课堂都成为学生的乐园,才能以情动人,引导学生提到道德认识.例如在“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节内容,一上课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公园、小湖边,广场等地,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 银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里面的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旁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的很高兴.慢慢的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了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高兴不起来了,小河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习积极性很高.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他们的启发很大,教育很大,学生深深感到保持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想到了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优美语言去解释效果都好.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二者加起来达94%.这说明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的多.恰当运用这种手段,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知识的途径,达到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片段等逼真的氛围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社会现象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被点燃了,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注重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生活就会失去活力,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为.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做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在身边.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学生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提高,进而成为他们的自觉活动,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习惯.做到课文内容在生活中得到拓展,学生在生活中领会道理.例如我们在教学《温暖的家》“我长大了”主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我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品,照片以及婴儿时的小物品.并在课上开展了“小小展示台”(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纪念品和小时候穿过的小衣物.我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请出猜中的同学继续自我介绍.看到孩子们儿时一张张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真让人忍俊不禁,猜起照片的人还真要费些周折,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太大了!一脸秀气的小娃娃竟是如今壮得像小牛犊的小磊;而头无豪发,小脸胖乎乎的,一副男生像宝宝今天竟是竖着小辫亭亭玉立的王小力.同学们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进而懂得了长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自理和家务劳动来分担父母的劳动.在“我懂事了”的教学中,我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活动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了“家庭小记者”的跟踪采访活动,使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家长一天的工作的辛苦,并通过写日记和制作感谢卡的方式向家长表示感恩.启发学生分担父母的家务劳动,主动做力作能及的事情.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北方的三月,正值初春,抬头望去,没见到多少绿色,春天的季节特征还不怎么明显.孩子们不知是失望还是忘记了制定好的观察计划,只管在花园里追逐着、欢笑着``````可我不能放弃这次难得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到公园去搜索.“快来看呀”我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故意大声叫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我指着身旁一株矮矮的植物枝头的小圆点,宣布我的重大发现?“这棵小树已经发芽了,春姑娘已经来过这个花园了.”看了看神情专注的孩子们,我接着说:“这个花园里一定还有很多春天的信息等着细心的孩子去发现呢?我们比比看,谁的发现最多.”话音刚落,听到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这个树枝上长出了好几个小芽了”.“咦,你们看它像什么?”“像一颗绿豆”、“像一个刚睡醒的小宝宝”,又一个孩子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急忙加以赞赏,并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来做汇报”.很快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分散开了,不一会儿,一个孩子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小声说道:“老师,那边的小草有几个也睡醒了,长出了小绿叶子”;另一个孩子说:“那边的小树叶发芽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片低矮的长青植物,似乎一年四季都是那样的绿色,没有什么区别,只有走过去,俯下身,才会发现在深绿色的叶子簇拥下,隐约可以看见嫩绿的小芽,娇嫩、可爱的如同妈妈怀里的婴儿.“你观察得真细致,只有认真观察才会有新发现”.这时其他孩子也有了发现:“这棵小树的芽是紫色的,几个小圆点挤在一起就像一朵紫色的小花”.“我发现蚂蚁了”一个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一只小蚂蚁欢呼起来,“我们放它回去吧,要不一会儿它的妈妈找不到它多着急呀”,“我们送她回家吧!我发现蚂蚁的家了,”一个孩子指着地上的一个小洞.在实践中我融入到孩子们的中间,和孩子一起去观察,去发现.发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变化,生命萌动的喜悦,在发现中感受到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春天到了,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大地万物在复苏,这是我们坐在教室里、从书中无法感悟到的.学生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不仅提升了认识,还转化成积极的行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使教育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抓住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如何运用的喜悦,能说的尽量让他们说,学生能想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只要有成功的机会,就让学生去体验.小组讨论就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学生们经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小组内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二浪费掉宝贵的时间;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而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学生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同学讲完了,其他同学才能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同学说的好,别的同学夸她真棒.”有的说:“有的同学接受同学的帮助说谢谢了.”别看学生年龄小,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可以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同学,在今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同学的表扬,甚至比我们更出色!”从今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品德与生活课的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小组讨论中,教师的合理示范市不容忽视的.我们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切实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卫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注重学生的多元结合

如果教师只重知识性,反复分析课文,忽视了学生的心里特点,教学过程中毫无趣味性,学生没有兴趣,就学得被动.我注意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了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直接体会向别人请交时的态度、语气、行为举止,并在评价中感受到礼貌的快乐.由于学生的认识是自己感悟出来的,行为是在表演中体验出来的,这样的教学,有利于知识的内化,有利于由知到行的转化.教学时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我得到这样的启示:唯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潜力,才是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孩子愉快、自信、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