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

点赞:3146 浏览:95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分层次教学是教育者正视学生的差异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体学生,最大限度减少差异性所造成的阻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系统阐述了分层次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实施班级分层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分层次教学 中职教育 因材施教

一、分层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教学”是把个性指标和成绩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层次,把教学目标分层次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之中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关键是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受到最好教育的方法.

2.目标恒定原则――“分层次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在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分层次教学,使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好与差、快与慢等学习特征有效改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达到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案优先原则――“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而开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除写好教案以外,关键要备好“学案”.学案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学”而设计“主动学”的方案.

4.共同进步原则――实施“分层次教学”旨在以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实现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共同进步,坚持“分层是手段,进步是目的”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既要使教师善于“教”,更要使学生善于“学”.

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教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5.教育均衡原则――“分层次教学”要避免引起“教育不平衡”的现象.同一课堂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则“吃不消”,其实是最大的“教育不平衡”.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

二、实施方案

1.对学生能力层次化.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从不同方面综合考虑,依据考核成绩、平时表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2.对教学内容层次化.班内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个项目,项目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每个项目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项目,几个小项目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项目与项目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

3.对教学学案层次化.分层次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案,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考核以实践能力为主,突出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课题.

5.学业评价层次化.基于事实,分层制定标准,分层次评价.评价方法要科学合理,评价信息来源要客观实际,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三、效果反思

1.及时解决了教学要求整齐划一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教与学互相协调,使教学过程顺利展开,教学效果好.

2.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同一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勉、互励,互相尊重与信任,互相认可和接触,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归宿感,主体能力得到展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尝试到成功的乐趣,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3.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所有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分层次教学不仅体现了共同进步与因材施教,而且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既有竞争意识又具合作意识.

4.促进教师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提高,促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及学生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和新思想,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水平.

实践表明,通过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和探索,只要分组谨慎、合理,教学耐心、细致,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适时调整,分层次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