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语文作文教学

点赞:17793 浏览:805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每当高考季多方媒体频频暴晒各地的作文考题,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有满分作文作为亮点深入报道.我们都知道高楼大厦始于第一锹土的道理,转身看时下的语文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仿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批量生产”.内容空洞,雷同作文,书写零乱,字数不足,已经成为常态.

【关 键 词 】语文作文;写作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我们身处教育一线,比不得专家、学者的广博和远见,但是翻开办公桌上的作文本看到的大多是实实在在触目惊心的事实.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又该如何补救?

“文”该由“心”生,一篇景物描写可能要学生从方位、角度、认知、感受等诸多方面去写,可是事实是,学生没有真正见到这个场景,或者只是一副图片而已,缺少了实践使本来立体的场景变成了平面的,更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所谓妙笔生花就变成了许多美丽形容词的堆积,又何来好文章呀.教师局限于教材、教参的约束,受限于自身和学生只能对空间、场景的想象,最后也只能对文题做泛泛的讲解,对写作方法给予格式化的指导.

教师缺乏了,学生缺少了兴趣,作文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负担,使得师生在作文写作上都“懒惰”起来,教师懒于指导和批改,学生懒于思考和动笔.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呢?

首先,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而无兴趣的根源是没有内容可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兴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不拘一格、自由命题,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不容忽视的语文作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其次,重视学生写作的习惯培养.现实作文教学中存在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的现象,教师期望通过模仿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样做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忽视了思维训练,没有了思路规划,变成了写作“快餐”.常见到学生作文时,刚开始动笔就落在了作文本上,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构思和规划,错字连篇、词不达意.作文写成后,连读第二遍的习惯都没有,更不用说用心修改了.结果是,大量的“烂文”也使得教师无心详细批改,作文下发后,学生只看到简单评语,毫无感觉.更有学生为了应付作业,编造故事或者转抄文选作文.对此,老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跟踪,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理规划,让学生写成腹稿后,反复阅读,认真推敲,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再定稿,教师在批改中和点评中要重视对真实作文的积极评价,引导学生合理借鉴和引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第三,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写作就是要努力写出自己想写的话,每次写作应都要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亲自去感受生活体验美.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同时作文要须章法而为,更不强调材料的拼凑和堆积,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要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在评语中与学生进行指导、交流和互动,同时建立学生之间经验交流的平台,让写作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写作时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全班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达到整体写作水平的提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写作上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丰富的阅读量和大量词句的积累是形成好文章的必要条件.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需要不断传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通过各自的努力对写作这一传承的载体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将它完善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