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寻找教学的内容

点赞:5393 浏览:194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期,在市教研活动上听到了一堂让我感受颇深的好课——市二中实验学校张冷眉老师执教的《好嘴杨巴》.这篇课文我也上过,但自觉只是走马观花,估计学生也只是记住了故事内容而已.不是自己教学不认真,而是拿到这篇课文之初,我就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犯了难,这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除了了解内容,学生学完课文后还会得到些什么?虽然稀里糊涂按照教参的提示上完了这一课,可是这些问题却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直到听到了张老师的这节课,我突然觉得内心豁然开朗,不仅仅在于这节课,而是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到生活中寻找教学的内容.张老师一开始的导入就别具一格,她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呢?”沉寂的课堂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们立即讨论起来,然后各抒己见.课堂上气氛活跃,为下面课文内容的展开打开了局面.接下来,张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继而很自然的开始让学生认识文中的“好嘴”,学生们很快找到了许多体现“好嘴”的句子.如果是我来上这篇文章,估计到这儿就会戛然而止了,可是张老师的高明就在此处,她继续问学生:“这句话好在哪里?”起初学生也是一时语塞,这时张老师抓住时机继续点拨,引导学生从说话对象、说话场合、说话目的、说话时机等角度进行分析,学生们一下子找到了抓手,分析起来.最后,老师总结所谓的“好嘴”,就是说话时“称呼得体、语言巧妙、目的明确、效果双赢”,而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分析句子时课堂生成的答案,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到后来分析起杨巴的性格学生们自然不在话下,因为他们已经理解了这个人物的精髓了.上到这里,似乎一块璞玉已经雕琢完成了,可是张老师又加上了神来一笔,她很适时加入了一些拓展延伸的小题目,这些题目大多再现了同学们日常的生活片段,张老师让学生分析这些语言是否恰当,在这堂课的引导下,一些平时脱口而出的语言,学生们大多认识到了它的不恰当性,都不好意思的笑了.整堂课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我深深的为之叹服,这节课思路清晰,教学流畅自然.设置的问题很多,但是没有给人冗杂之感,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好嘴”来设置的,学生们讨论的很热烈,不仅了解了这个小故事,认识了这个心灵嘴巧的杨巴,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以后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说话.整堂课听完,我的脑海中竟不自觉的蹦出了两个字 ——生活.德国教育家斯谱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二十世纪初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论断,主张教育要返回生活世界,到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出路.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怎么写作,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可见,生活是生命发展的前提,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是无法想象的.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断地在探索高超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模式等可是有时候却忘记了教育的本真.其实,一切教学内容的确定都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这样才是贴近学生的,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是生活世界之中的个体.课文本是生活世界的反映,一般来说,解读课文也就是解读生活,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画图,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应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内容,辩证地看问题和评价事物.在语文教学中,如能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比起教师的“告诉”要深刻得多,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如讲短语、句子知识,就不妨从学生平时所写的请检测条着手;又如修改病句的训练,不妨从学生平时所写的随笔、日记、作文中找到例子;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流行歌曲、街头小巷的店铺牌名及标语等;修辞的训练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类广告,使之掌握相关的修辞方法.这样,在鉴别欣赏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其实,课堂之外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扩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比如,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电视剧《水浒传》,讲《杨修之死》有电视剧《三国演义》,讲《香菱学诗》有电视剧《红楼梦》,讲唐诗宋词,有《唐之韵》《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等大量的优秀音像制品,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稍加引导,学生学到的就不只是课本上的一篇,而是八篇、十篇,甚至是一生对文学的兴趣.语文课还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社会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社会调查”等栏目的很多内容,是我们关心的;每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看之后让学生把真切的感受写下来,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为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转化为刻苦学习、掌握本领的实际行动.总之,社会生活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它也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最鲜活的东西,我们要善于运用它,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融进生活.再回头回味一下张老师的这节课吧,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不在于什么高超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内容,而是在于张老师关注了生活,关注了学生,她把我们的课文回归到了生活中,又从生活中提炼了语文,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从一开始的导入,她就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去找答案,后来的分析课文她也是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去找到钥匙,当课文学完后,她又告诉学生,要将课堂的知识回归生活.我相信,这堂课学完后,学生一定都是收获满满的,至少他们不会再疑惑:“我们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所以,当我们还在为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而愁眉不展的时候,不妨俯下身来看看我们的生活,看看学生的生活,看看我们这个充满着生机的“大语文世界”.【参考文献】[1] 刘光明. 生命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源于生活,升于智慧,达于生命[J]. 中学语文教育学,2006(7).[2] 张中原. 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 江苏教育出版社.[3] 林崇德. 教育与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

在生活中寻找教学的内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语文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