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材教育方式

点赞:20090 浏览:928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题目里所说的教育方式并非单纯的教学方式.新课标要求我们怎么做,做什么?笔者粗浅的认为语文虽是一种工具,但却应将其作为一种多年沉淀之后的美丽来学习、欣赏,不应把美文拆成残肢断臂来领悟,那不符合我们对中华文化精髓的倡导与推崇.

关 键 词 :传道 整体 美感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很多专业人士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对语文传统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教育界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也贬多褒少,认为传统的语文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但又不能说明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似乎传统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语文老师也真成了不思变通的代名词.

近年,许多人一系列的探讨和尝试,在这种形势下,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也浅尝了一下,试把感受整理与各位同仁共勉.

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与时代合拍.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辩证的对待,要勇敢的打破传统教法的束缚,摆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首先,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感觉能喂饱学生就可以.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学生也应如此.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家庭、同学获取知识,走出误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其次,应改变学生的观念.应使学生明白,老师只是领路人,而不是可以把他们推向巅峰的山峰,主动的学习才能持久保持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才可以为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础.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以上的原因就否定了前人的一切.我想,在这点上反倒是古代的教育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是一种传“道”的教育,没有过多的局限性.

古文本身就是道.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我们应该以古人研究训诂学的精神和方法来对待我们的现代教育,从各个层面分析语文教育.

我们现在谈语文教育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说,但是走进中国古代教育史、字典、辞书比比皆是,却难找到口头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律研究的典籍.教育的长河中,古代语文教育重视的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写作,这说明古人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今人的巨大区别.比如,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看重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

新课标的课本设计中就非常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避免了肢解文章的弊端.所以我们应改“捡骨架”为“见全身”,而不要为了读而读,只从形式上迎合新课标的要求;读和说是紧密相连的,说即是议,议即要辨是非,论曲直,其目的性和现在教师早已归纳好答案等待学生撞到“答案”这棵死树上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都明白语文学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有人说语文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丽,但我们不能人为的去砍断维纳斯的手臂.缺乏整体感的任何东西——比如一节手指——你感觉到的是美还是恐怖?

同样的,在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也应该多多借鉴前人的这些经验,以上只是借以抛砖引玉.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往.而"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这就准确的界定了语文的学习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应加倍努力

所以我说,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等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解剖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只沦为了升学的工具.

语文新教材教育方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语文的美,俯拾皆是;语文教学,路在脚下;语文教学是流动着美的韵律等

所以我主张还语文一个健美的躯体,从审美的角度还语文一个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