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点赞:33221 浏览:1558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一种,它属于精神文明层面的内容,同样受社会生产关系及生产力水平的制约,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一定的社会关系总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农耕型小农自然经济社会,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以血缘亲属关系为主的尊卑体系,即社会人按照血缘关系的排行及社会阶层尊卑体系来处理人际关系.在中国,主要表现为以儒家礼制制度为主的社会关系集合.主要表现为尊尊、亲亲、睦邻、孝友的社会人际取向.

当社会发展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关系由原有简单的小农自然经济生产关系转变为社会分工细化的商品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国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阵痛的大时代,社会经济模式并未完全完成转型.在广大的农村,仍然存在着浓重的原有自然经济气息.不少欠发达地区,其生活方式的转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依然根深蒂固.原有的人际关系模式没有发生变化,大部分农村地区处于亲缘聚居的人际环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人际关系模式的变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分工,促使城市人员流动较大,整个城市人际关系环境由原有的熟人模式转变为更具流动性的工作社交模式,邻里关系,熟人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旧有社会关系崩塌,现有社会关系虽然已经建立,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体系却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中国长期处于专制社会统治,人民思想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人们的尊卑观念、价值观念尚有部分停留在专制社会状态.

现代城市经济的相对不稳定性也促发了人员流动量的增大.分工的细化、企事业单位的更替频繁,促使人们的工作很难一直处于安定状态.伴随着这一境况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容易发生改变.人们需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人群、适应新的人际关系.故此,人们之间的交往大多处于浅层交往状态,很难建立起长期依赖的熟识人群人际关系,即人们常说的相识遍天下,知交难一人.社交上大多处于表面的陌生的友好状态,而心底多处于防备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浅层社交成为常态.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人合作完成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以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20多城市里2553名市民进行入户访问.

现代城市社会人际关系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际关系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受调查者不知道邻居户主的姓名,33.3%的受调查者不知道邻居家庭有几口人,10%的受调查者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研究发现,在这种邻里交往缺乏的社区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也会降低,从而导致社区内联系的减弱,居民缺乏安全与归属感.

2.社会分工的细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们职业相对稳定状态的打破,这时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铁饭碗”的打破、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本束缚于单位、职业、土地、地域的限制被打破,由封闭走向开放,把亲情式的交往扩展到由业缘、地缘等发展而来的人情交往中,从而形成一种反亲情化倾向的人际交往模式.与此同时,交往机会的增多使得城市居民每次交往的投入有限,间接交往的相似度检测手段如、手机、网络等的介入,反而给人们的交际设立了无形的隔阂,弱化了人们情感的稳定性.

这种情感稳定性的弱化,直接促发了人们的情感依托感和安全感的缺乏.因此,许多城市人群的社会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业缘关系.

3.现代城市经济使得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更加的倾向于工具性,原有的血源性依归和地缘性依归被打破.城市人际交往的公关性质增加,而情感交际性质正在逐渐减弱.城市人际的交际大多受业缘限制,人们所交往的人群大多为职业相关的人际关系(当然不仅局限于同行业),其功利性目的相对明显.情感际的减弱也导致了许多的社会心理问题.

情感流的减少,使得人们的安全感和心理依赖感降低,个人独立性增加,自我封闭和孤独感增加.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1/4的美国人在烦恼时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好友,比1985年增长了1倍多.

报道说,许多美国人认为,他们的配偶是自己惟一可以信赖的人,如果配偶生病,他们将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在危难之时,更多的人只能独自承受.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的《读卖新闻》也公布了一个与此相关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日本人中,近80%的人认为现在的日本社会缺乏人情味,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

中国社会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与城市的磨合并未完成,再次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从而导致了种种价值观失衡的事件的产生.人们原有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诈骗的大行其道,社会温暖的缺失,使人们淳朴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4.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与之配套的城市精神文化体系并未能随之完善起来.这里所说的城市精神文化体系主要是指城市人群所需要的作为精神依托的文化环境体系.一方面是指人们相对健康的价值观体系,另一方面是指作为感情依托的文化氛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本位思想等等一系列精神痼疾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治愈.同时,城市与业缘人际关系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单位文化,与地缘相适应的社区文化、地区文化没有能够随之完善起来.

不少企业虽有企业文化之名,而实则只是侧重于企业生产怎么写作文化本身,而较少关注作为企事业基本要素的员工群体的文化.不少城市的社区文化缺失严重,同一社区互不相识的的比率极大,造成了人们地缘交际的相对缺失,在城市经济下,人们的城市地缘交际关系本身就比较弱,直接促使人们原有的地缘感情安全感的缺失.除业缘文化和社区文化以外,城市文化的缺失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虽然在现代社会里,城市文化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极为丰富,但专注于人的城市文化建设却相对缺失,城市文化的温馨感并没能体现起来.

在城市建筑设计上,很少关注人的的情感需求,在设计上大多盲目抄袭西方建筑模式、我国许多机构驻扎在欧陆风格的大厦中,居民小区弥漫着洋名和洋风,开发商们打造英国的维多利亚风格、法国的路易风格、德国的巴伐利亚风格以及美国的现代风格.城市里的“罗马花园”、“巴黎广场”、“伦敦小镇”,外国的老古董反而成了我国现代化建筑的标志,严重破坏了我国历史性城市的风貌.媚俗、跟风、抄袭、追求时尚,使建筑形式变化加快,差不多赶上时装的流行周期.历史与传统印记的缺失,使人们很难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感,故乡反而成了他乡.

5.现代城市人际关系促使了中国无信仰状态的加剧.中国长期处于专制社会统治阶段,形成了以儒家为主的儒道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社会精神体系.没有形成西方的相对统一的信仰体系,大部分中国人处于无信仰或者泛信仰状态.处于传统礼制约束下的中国人有严整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其核心是儒家的礼制精神、释家的真善美感念、道家的天人合一境界追求.这一体系维系了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耕社会相适应.在当代,社会分工和工业化的进步使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速.人们不停地为生计奔波,原有农耕社会舒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有以家为单位的睦领社会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社会分工使人们成为社会机器上的链条或齿轮,社会这架机器的不断前行,压迫人们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利益关系和生存追求成为人们最现实的问题.

中国人的泛信仰状态随分工细化和人员流动性增加而加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儒家思想体系被文化大革命破坏无疑,原本的泛信仰状态进一步变化为集体无信仰状态;另一方,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人际交往体系的打破,人们的地缘依存感也因此而逐渐削弱乃至丧失,进一步促使原有的与之适应的泛信仰状态被完全破坏.

信仰缺失直接导致了诚信体系倾塌、道德滑坡.虽然现代法律制度日渐明细,但更为严重的是法律在现代社会已经充当了社会道德的最后阀门与底线,传统道德体系被破坏、道德迅速滑坡,社会公信力受到严重的损害.

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有群体内交往、交流的需要.人依赖于群体而存在,在现代社会里,因分工和人员流动的原因,使得人的相对稳定的群体依存感被破坏.人们很难形成一种牢固的情感依托,这正是城市人普遍感到孤独、失落的重要原因.情感依托难以维系,人们必然需要新的方式来进行弥补或替代.城市文化对这一替代或补充新形式的忽略,导致了城市文化逐渐被庸俗文化、低级趣味所侵袭.当今不少城市,灯红酒绿、成风、文化、低级文化大行其道.大众的审美意趣呈现出一种庸俗的化、低俗化的倾向.

社会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稳定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职业的不稳定性促使人们不得不随着职业的变更而不断迁移.居无定所,使得家庭的相对稳定性受到破坏.与此同时,家庭问题也诱发了不少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关系的逐渐淡化和婚恋观念的改变,同时,这一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了下一代.家庭重组必然会导致血亲关系的淡化,同时,社会对下一代问题的重视也使得原有的血亲关系逐渐被社会责任关系所取代,即法律的监护关系取代了原有的血亲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原有的亲缘关系逐渐转向法律上的责任关系正是人们亲属间情感弱化、联系减弱的重要标志.

快速吹胀起来的城镇化建设本身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一方面许多城市设计与建设没有预见性和良好的规划,导致了整个城市布局和定位的不合理.不少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求新求快,一刀切,一拆了事,导致了城市历史和记忆的失落.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冯骥才也认为,“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生命体系越是完整.历史与文化的失落将直接导致人们归属感的丧失.同时,城市布局与建设的不合理,使得人们难以体味到家居生活所应有的闲适与享受.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像是蜜蜂,在城市这个巨大的蜂巢中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另一方面,城市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加剧了城乡问题和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不少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周边消费产业跟不上已经酿成了种种问题,每年的蔬菜供应依然成为政府的一大难题,菜篮子工程依然还困扰着不少城市.与此同时,城市配套的社区怎么写作和精神文化建设也没能赶上城市的发展步伐,这同样影响了城市合理发展.城市休闲方式缺乏,休闲方式落后,没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地方依归感,大多照搬西方酒吧、舞厅等模式.如果说特色,也许就唯有“国粹”了吧.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城市人际交流的障碍,城市人情味的缺失.也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又一阻碍.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城市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若干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必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安定团结,诱发社会问题.只有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群,关注生活,不仅仅止步于基础生存安全要求,更要解决好人们的生活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