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

点赞:8363 浏览:336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章摘 要】

税收法规作为一种基本的法律形式,它可以调节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可以以此来调节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保护税收利益.会计制度也是一种基本制度,它是对企业的交易行为以及财务往来的监督调节,它能对会计账簿中的数据进行分类、记录、分析以及账目核实以及上报.本文就目前会计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情况进行了相关阐释.

【关 键 词】

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协作;影响

1我国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在企业中存在的现状分析

税收法规是一种基本法律形式,它能指导纳税人的行为,协调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保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维护国家的税收利益.税收制度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国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监督纳税人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规章制度,它能对企业的财务往来及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企业会计账簿的记录、分析以及最后的核实.会计制度的制定,能为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依据,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相关部门展示企业发展的全貌,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保证经济决策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并没有相互分离.二者在目标上基本趋于一致.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时为了对企业的经营以及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会计处理有时会脱离税收法规指导,所以有些会计记录内容需要单独阐释,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从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说,会计处理应该尽可能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税收制度作为会计处理方式的依据.

按国际市场的惯例来说,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企业与国家的税利却关系不大,纳税是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但是企业的利润是获得的相应回报,两者之间相互矛盾.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越多,盈利就相应减少,就容易出现与税金抵消的现象.现代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国家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及发展需求都做了精细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税收政策.新的税收政策的制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费用以及计量标准等做了相应的规定,使得税收政策出现了较大差异.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所以企业根据个人所得税计算出来的应交税金以及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利润金也会不同,所以,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利润以及损失等严格计算程序,严格依照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办事.检测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要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使用财务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计算,当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的时候,要以税收制度的标准为计算依据.

2税会关系及其模式选择

2.1会计与税收的基本关系

税收和会计是经济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会计工作能为税收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税收工作的开展要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为依托,税收征纳的处理结果会及时反馈给企业会计,能为企业的利润计算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

会计制度是以会计目标作为支撑的,会计目标的制定又能影响到会计制度的处理程序以及核算原则.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逐步强调谨慎原则,会计工作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偏重于对经济实质的重视,但是目前还有许多措施与税收的目标原则相抵触.税收是国家依据法律条文对纳税人进行征税的行为,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法规的制定,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起了导向和调控的作用,是一种强制执行的政策,纳税人缺乏自我选择权.

2.2税会关系模式与协作思路

由于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差异,所以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存在统一与分离两种基本模式.税会模式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它强调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统一,税会职能侧重于为政府部门提供控制与管理怎么写作,政府部门强制执行相应的会计准则;但是以微观经济模式建立的税会模式,强调二者的分离,而我国的税会关系一般表现为分离的模式.要正确处理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必须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相一致.目前,我国的税收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会计制度的确立应该遵守“会计信息怎么写作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原则,另外,制度制定应该实事求是,充分利用税收工作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反馈作用,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进一步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良好协作.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制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业务差异分析

3.1收入类、成本类业务差异

企业的会计制度是这样定义“收入”的,收入即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情况,但是税法对“收入”并没有明确地界定,但是它对与收入相关的“营业额”、“销售额”等概念却作了具体阐释,而且税法对收入的定义较为宽泛.会计制度更注重形式,而且特别强调谨慎性原则,较注重实质性收入的实现,而且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力.相较于会计制度,税法对主观判断、不确定性以及选择性等基本不予考虑,以此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充分实现,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税法虽然重视业务的实质,但是更注重相关法律文献的规定.一旦发生应税行为,就必须开展征税处理.我国会计制度对费用及成本进行了相应阐释.但是会计计算的方式以及税法中的销售额并不直接对应.会计制度也同样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是税收法规却不一定遵守此原则,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税收法规以及会计制度对成本费用类的业务处理以及收入类的业务处理都进行了相应规定,而各项规定间的差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差异间的协作,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来源的实际情况,及时协调各项关系.同时,对于经常性的业务往来,会计处理方式应该不断完善和规范.税收处理能够充分实现税收政策与会计制度的协作,实现成本控制.相较于税收政策,会计制度对具体事宜的规定并不明确,它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自主判断的空间,但是税收政策具备一定的强制性,纳税人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3.2特殊业务差异:以企业并购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为例

我国目前缺乏健全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性.例如,跨国公司在处理税收法规以及会计制度转移业务的相关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会计工作需要解决各关联方的利益,妥善解决税收障碍,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会计制度在企业转移以及定价会计报告等方面与税务信息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税务部门应该加大信息获取成本,进一步协调相关的定价纳税.除此之外,加大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在其它业务中也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应该重视差异的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总结税务信息与会计工作的差异,保证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全面、准确的披露,使税务部门获取真实的会计信息,充分发挥会计对税收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进一步减少税务部门获取信息的成本,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良好协作.

4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方式

第一,要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必须实现二者的协调.通常情况下,会计制度先于税收制度,尽管二者由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存在差异,但是税收法规应该不断谋求与会计制度的合作;除此之外,会计制度应该时时关注税收监管的相关信息需求,充分发挥会计制度对税收法规的支持作用,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合作关系.税收的法规制定和会计的日常管理隶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由于各自利益的不同,其立法取向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从源头上保障会计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协作.

第三,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应该根据不同的差别制定不同的标准导向,实现业务上的协作.有的企业对会计处理的方式较为规范,所以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要实现协作,必须保证税收的主体原则,适时与会计原则实现协作.另外,有的企业的业务类型在会计处理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所以首要的工作是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妥善处理税收与会计的协作.

第四,会计要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的作用,对税法提供必要的支持.我国的会计制度要不断完善,实现具体业务的制定,同时还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会计信息得以具体、充分、全面的展示.税收能依据会计信息披露出来的不足,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会计系统的建立,解决信息不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税务信息由于自身的非公开性,也加大了数据搜集的难度,使得税务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税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其数据优势,加强税务管理,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4]

5总结

总而言之,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良好协作,能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的运营状况,进一步强化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互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德明,周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J].经济研究,2012(03)

[2]侯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

[3]陈爱群.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与协作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6)

[4]庞润凤.浅谈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互动关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