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建设探析

点赞:14061 浏览:583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风是校风和教风的生动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必须创建一流的学风.本文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现状分析;影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的主要因素;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建设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建设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院校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建设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现状分析

据了解,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是在高考录取时被调剂到体育院校的.通过对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状况调查发现:

(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不够,专业思想不端正;(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沉迷于电脑游戏中,出现厌学情绪;(三)某些体育相关专业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课程设置中缺少综合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导致学生对专业综合性知识掌握不够,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甚至对就业持悲观态度;(四)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但是相比体育专业学生来说,体育相关专业学生性格内向,交流、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多样的教育载体来引导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努力学习、提高能力.

二、影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的主要因素

(一)体育院校大环境的影响.体育院校属于专业性院校,以体育专业为主.体育专业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差,甚至厌学、逃学等.体育相关专业学生大都是经历高中阶段的刻苦学习通过高考而升入大学,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调剂到体育院校.从高中的紧张学习状态进入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难免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影响.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综合性大学较繁琐和棘手,这是由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决定的.然而,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特殊性.利用管理体育专业学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来管理体育相关专业学生是不合理的.但是,针对体育相关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的文献资料、管理制度相对较少,具有指导性的政策和刊物少之又少.

(三)专业院校性质的影响.体育院校大都以体为主,从师资力量、场馆设施、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以体育为主导的办学特色.体育相关专业在体育院校中只能扮演陪衬的角色,这就制约了体育相关专业的发展与壮大并且影响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专业定位不够准确的影响.体育院校的体育相关专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大多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能相互吻合,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陈旧落后,有些新兴专业甚至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不能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其专业丧失信心,教师对其专业理解模糊.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

(五)缺乏专业特色突出的教育载体.对于教育来说,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的需求.当然,各高校都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教育载体,但是大部分第二课堂活动都是以丰富校园文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文体活动.针对学风建设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较少,具有专业性的学风建设活动或赛事少之又少.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文艺才华、交际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学生本身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甚至被搁放在了角落.从而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造成教育导向偏离方向.

三、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学风建设的措施分析

(一)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相对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性格较内向,思考问题较深入,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对文化知识的求知较强.但是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抗压和受挫能力较弱,待人处事和抗干扰能力较差.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针对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交际能力,使之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较快的适应体育院校的学习环境.在评优、奖助学金评选、推优、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等工作中,提高学习成绩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向学、好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创建学习型团队或班级,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工作.

(二)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体育相关专业的课程大部分都是理论课,大体可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即担任体育专业学生的授课任务又担任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授课任务,难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甚至对两个专业的学生使用一样的教案或者一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部分教师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文化功底薄弱、不爱学习的现象,采取期末考试前“划复习题”的方法来减小不及格率.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使用在体育相关专业学生身上将导致体育相关专业的学生“吃不饱”,甚至逐渐丧失学习能力.但是,恰好这一现象就存在.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校方和部分教师的注意和思考.

(三)端正专业思想明确专业定位.体育相关专业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寻找学生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办好专业的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抓起,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同时要注重平时的培养和教育,创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训平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四)丰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载体.对于高校来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教育学生的主要载体.然而,传统的第一课堂教育和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而开展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已经日显陈旧和单一,缺乏创新元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只靠陈旧和单一的教育载体是达不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的.如何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新颖的、实用的教育载体值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