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VB教学方法探析

点赞:28017 浏览:1311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力求解决VB程序设计学习中枯燥难掌握等问题.在教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关 键 词: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一、VB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文科专业安排的教学课时比理工科专业少得多,并且文科专业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相对较薄弱,导致他们在VB学习中理解力较差.这样,教师只能传授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很难提高学生应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科学生由于不能理解计算机解题的思维方式,对计算机程序设计产生畏惧感,容易知难而退.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一般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很少主动思维,编程题不能独立完成.这种教学方法根本不能让学生掌握如何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应根据文科专业特点和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程序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及其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领学生逐步提高程序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开始教学时,可以通过介绍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讲解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具有的功能,使学生对应用程序的使用和开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缓解学生对应用程序开发的恐惧心理,从而调动学生使用VB开发应用程序的兴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设计出自己学习或工作需要的VB程序.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由学生发现或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课堂上的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而进行的,没有问题的情境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中深入地挖掘其创新因素,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学习、讨论,自己去探索、寻找各种解题技巧.这样,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问题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和体验计算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到计算机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和探究课程的热情.

大学文科VB教学方法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策略,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解决途径.一题多解,这就要求学生对于一道题目要善于从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思考,使用不同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编程方法,并比较优劣,找出最优算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习题特别是一些设计思想较复杂、有多种实现方法的问题,教师要使学生做到不满足于会一种实现方法,提倡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题目,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优算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4、体验成功.当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比重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相对较少.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一些最基本、简单的基础类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继实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积极思维、既动手又动脑的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

语言类的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VB程序设计也不例外.上机实验对于学VB来说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学生上机之前布置任务,明确上机的目的,要求练习步骤以及应该完成的练习内容等,要求学生在上机前把程序思路列好,不仅便于上机调试,还可以提高上机的效率.对于程序运行时的错误提示,教师应给学生有针对性的解释,并鼓励学生学好英语,逐渐培养他们自己看懂提示信息的能力,看到哪一条提示信息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上机的同时更要学会查看VB自带的帮助文件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对学生上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常犯的操作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有效地清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端正学生的上机态度,正确引导其上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坚决杜绝学生利用上机时间上网、游戏、娱乐等情况的发生.

通过上机实践增强学生对VB的基本概念、语法和语义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另外,增加校外实训,由教师联系校外与本专业相关企业的信息中心或控制室,通过带领学生亲临现场,特别介绍能力较强的非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人员,目的是增强学生社会实践,拓展课堂知识,同时使学生对于VB的学习有一个更明确的概念,激发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改革考核机制

根据现行考试制度的不足,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造成学生对平时学习不够重视,考前突击、考后即忘的现象,考试体现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也被大大削弱.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特将学生的成绩分为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部分,二者各占一定的百分比.实践考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所布置的上机作业,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完成,完成的结果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到教师的信箱,教师通过这部分作业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锻炼他们的分工合作能力;另外一部分是在期末时参加机试考试,机试的题目由教师设计或从题库中选择一部分组合而成.这样,学生没有平时扎实的实践基础是不能完成的,更能督促他们在平时注意知识的累积,理论考核由教师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督促实践能力的锻炼,坚决杜绝高分低能.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新民.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秀玲.改变传统模式提倡讨论式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