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趋势

点赞:12486 浏览:557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008年,中国将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使世界和我们自己再次惊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比人们预料的要快得多.2008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进入了新的征程.2008年,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引人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梳理总结,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走近成熟经济的门槛.

关 键 词 :成熟经济;经济趋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3-0003-05

2007年11月召开的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和平发展的新思路,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大会以后,和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领导班子进行了重要的人事调整,大批新任领导干部上岗履新.在中国的体制和传统下,新领导总会有新想法、新规划、新作为,希望做出新政绩.这就给2008年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动机.2008年3月,将召开新一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代表大会,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新希望,讨论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新任务.2008年又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改革发展历史的回顾、反思和展望,将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2008年还将举行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这一切都将使2008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将要发生的许多现象都会预示着:中国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走近成熟经济阶段的门槛.

一、结构和水平的第二次变革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又一次超过11%,远高于国家经济规划要求的7%―8%的GDP增长指标.政府担心过快的经济增长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而引发许多难以控制的不均衡现象,所以,已经多次而且将进一步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以防止经济过快增长而导致更大的不平衡.因此,2008年的政府调控目标仍将确定为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机构都预测,2008年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远远高于政府的调控指标.也就是说,2008年的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个多年未见的现象,即通货膨胀正在越来越逼近,引起人们的普遍担忧.2007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明显高于3%的控制目标,估计将达到4%―5%.而老百姓所感受的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幅度)则更高.由于粮食、猪肉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商品大幅度上涨,使中低收入家庭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社会对此的关注正表现得越来越强烈.

2008年,至少有三个重要因素将对形成很强的上涨压力:第一,由于节能、环保标准的提高和劳动工资水平的提升等因素,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可能显著增加,成本的普遍推进将对产品上涨产生较强的压力.第二,尽管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仍然存在,推动资产上涨,可能成为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因素.第三,结构性物价调整,例如粮食、石油以及许多资源性产品的提高等,可能形成普遍上涨的推动因素.总之,2008年的通货膨胀形势可能比较严峻.

上述情况表明:2008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同中国以往所发生的通货膨胀有很大的差别.20世纪80―90年代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发生的体制变革直接相关,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为低效率和体制转轨所付出的代价.当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则是当中国经济接近成熟经济门槛时,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机制变化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成熟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现象是: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的相对上升,工资水平的提高(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从生计工资向由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工资水平转变),而如果企业的效率和技术进步不能很快消化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就会表现为产品水平的上升.特别是,当中国经济开放度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力量将使中国的―工资的结构和水平逐渐向国际靠拢(注:按照现在的结构和水平,发达国家的人来中国消费会觉得“很便宜”,中国人到发达国家去消费会觉得“很贵”;当然,发达国家的人觉得中国的人力工资很低,中国人则觉得发达国家的人力工资很高.这表明中国的―工资结构和水平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当中国经济进入成熟阶段时,―工资结构和水平将倾向于同国际接轨.).所有这些都会成为推动中国水平上升的压力.

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只是说中国正在走近成熟经济门槛,而还没有真正进入成熟经济,甚至可以说,中国离进入成熟经济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成熟经济前的许多现象在中国还会有显著的表现.特别是,高速增长现象仍然将持续相当时间,甚至过快增长的现象也会时有发生.这样,两方面因素的迭加,可能使中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或者水平上涨压力)会比较强,中国未来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所以,2008年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走近成熟经济门槛过程中结构和水平第二次变革的一种非平衡现象.


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价值关系的重大变化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将成为政策干预的重要目标,这突出地表现了中国走近成熟经济门槛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本次国家五年规划期间,直到2007年,除了物价上涨之外,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中惟一没有实现的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指标.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继续高速推进,特别是各地区加速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意愿非常强烈的形势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干预力度,就难以扭转十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所以,从2008年起,政府将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下达具有约束力的节能减排指标,这将是政府下达的惟一指令性指标.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会将下达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

为了对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实行更有效的政府规划和调控监管,政府相关行政机构将进行重要的建制调整,国务院有可能设立国家能源部.与此相适应,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建制也会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总之,2008年,能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制度,尤其是节能减排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受到更大重视的问题.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受到更大的重视,除了是因为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确实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很大代价,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价值权衡上我们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时候,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价值评价高于环境质量,为了发展经济宁可消耗更多资源和付出较大的环境成本;而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社会对环境的价值评价会越来越高,以资源大量破坏和环境严重破坏来换取经济增长,将变得越来越不得人心.这就像是当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时,人们只要能喝上水,哪怕是直接喝河水,都可以容忍,而当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就会对饮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样.

整个社会对节能降耗和环境质量的价值评价越来越高,是成熟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由于中国仍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现在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承担节能减排的约束性国际义务,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表明了在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倾向上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将越来越接近成熟经济的价值理念.

三、劳动关系和制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自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行,将对劳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这部法律的立法意图很显然具有希望纠正以往的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对劳动者不利的倾向,更强调了对劳工权益的保护.从积极的方面看,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有可能在《劳动合同法》的规范下,获得更多的利益保障.有企业估计,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工工资和福利(或者企业的工资性成本)将提高10%―20%.目前,从企业总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劳动者所占的比重显著低于大多数其他国家(这也是中国企业利润总额较高的原因之一).《劳动合同法》明显具有希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所得和福利的立法意图.

仅仅在几年前,我们主要关注甚至非常担心的还是,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否适应市场化的改革,是否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和全方位地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不需政府保护和优惠,就能经受冲击,实现自救和重生.那时,“打破铁饭碗”、“减员增效”、“减轻社会负担”、“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成为增强企业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今天,我们已经开始远远不满足于企业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做大、做强”,而且要求它们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要为利益相关者做出更多的贡献.而《劳动合同法》正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表明中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问题是,劳动者与企业(雇主)之间的交易并不是一次博弈,而是连续进行的多次博弈.而且,《劳动合同法》的实行,将使劳工与企业(雇主)在交易关系中形成新的理性预期,因而各方必然做出新的行为反应和关系调整.其后果是否一定会更有利于劳动者,以及对中国劳动市场的总体供求状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效果有待观察.

至少有可能产生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现象:第一,一些企业可能因《劳动合同法》增加了解除劳动关系的成本和难度而对增加招收员工,特别是长期聘用员工更加谨慎,有的企业甚至可能因劳动成本上升而减少投资和生产.第二,一些企业担心“铁饭碗”制度的复辟,为了避免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有的企业可能减少连续聘用的员工,或者采用“劳务派遣”、“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等的用工形式来规避《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企业因“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承担的更大法律责任.因而在企业中可能形成更多因不同的用工合同形式而产生的歧视性现象,例如在同一企业中,一部分员工是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工,另一部分人是同本企业没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务工”,两类人员实际成为同一企业中的“一等员工”和“二等员工”.第三,应对《劳动合同法》,企业将对工资及其他制度进行调整,这有可能产生比较有利于高中层员工,而不利于中低层员工的结果.因为,通常前者对企业内部制度的影响力远大于后者,通过制定和修改企业用工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前者权益更容易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而后者反而可能受到损害.例如,企业会预期到对解聘和不再续聘的合同到期员工要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强制性经济补偿,因而减少一般工作岗位员工的聘用期限和连续聘用次数,并且在工资制度中预先扣留补偿金,待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这实际上有可能反而降低了一般员工的正常基本工资标准和工作稳定性.第四,由于《劳动合同法》中存在一些模糊内容,员工会尽可能作对自己有利的理解,企业则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该法律实施初期很可能发生更多的劳动合同纠纷和社会舆论中的争议.有人预言,2008年可能成为中国劳动市场的“多事之秋”.

中国的具体国情极为复杂,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的差异非常大,用一部《劳动合同法》来调节各种各样的劳动关系,显然是非常不够的.所以,《劳动合同法》是否能实现立法意图,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具体条款是否适应具体国情,还有待观察,但是,《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以及其表现出的更强调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的倾向,可以表明,中国确实正在接近成熟经济的门槛,在劳动关系中,新的要求、新的矛盾、新的行为现象和新的法律法规,将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到来.

四、公共领域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力度显著增强

成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共需求的显著增长,即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人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怎么写作的要求将更高.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政策方向,将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也使得有更大的财力来解决过去无力解决的一些民生问题.所以,2008年,和各级地方政府都会以更大的努力和财力来进行公共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改革、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加强等,将成为2008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特别引人瞩目的亮点.

2008年,“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最重要的政策性语言和舆论焦点.其在经济生活中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公共领域将受到更大的关注,政府将为此投入更多的资源,表现出更积极的作为.

值得重视的是,公共支出和公共部门的作为要取得真正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要使得投入其中的公共资源和国家财力真正得到有效的使用,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公共投入和公益性支出越多,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越成为重要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往往会导致很大的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甚至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上海社保基金案就是一个例证).所以,公共支出和公共部门作为的大幅度增加,对公共领域的体制、政策和效果评价也将成为公众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成熟社会的特征不仅是公共需求的显著增长,而且是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怎么写作的分配提出了更高的公平性要求.“全覆盖”、“全民公享”、“普遍供应保障”等原则将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公共产品和公共怎么写作供应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要求,必然对公共决策机制,对政府职能和体制,特别是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为,很显然,如果没有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不进行政府职能和体制改革,行政体制不完善,就不可能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怎么写作供应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五、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调整

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与否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历来具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意识传统.中国30年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财富大量涌流,整个社会的舆论重点逐渐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更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转变.因此,对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不公平正成为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和越来越不能容忍的现象.人们普遍担心,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感的增强,是否会对中国社会的和谐产生不良影响.

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调控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过大差距是大多数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时,收入和财富再分配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现阶段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存在两方面的基本情况: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仍然很低,中国人民个人财富积累仅仅经历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中国的财富积累,特别是个人和家庭财富积累过程还刚刚开始,所以,进一步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和增加个人家庭财富积累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使中国真正能够成为世界强国和富裕民族的长久之计.为此,必须继续鼓励人民勤劳致富,增加收入,积累财富.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确实存在差距明显偏大的状况,分配差距的扩大导致不公平感的显著增强,国家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进行调节,这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基本价值观的必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必要.

问题是,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这两方面的调控目标和调控手段在短期内可能具有一定的矛盾.所以,谨慎地权衡这两方面的目标和调控力度,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棘手问题.从2008年开始,随着社会对公平性要求的强烈呼吁,这一问题可能会越来越突出.

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在当今世界上,竞争和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损害了效率,缺乏竞争力,或者以不适当的方式破坏了竞争秩序,那么,公平的要求也难以实现.所以,从长远看,对于一个国家,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社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对公平性的要求也会越高.

世界各国的发展史都表明,实现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享比收入和财富的创造更困难,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比取得经济增长的成就更难获得各阶层的满意评价.因为,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创造和经济的增长是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数字来明确表现的,并可以有大致公认的评价标准;而解决公平问题和与之相关民生问题,不仅目标多元,内容复杂,而且其成就的评价难有一致的感受和公认的准则.特别是,构建促进收入和财富创造即推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和机制,世界各国大体相同,也就是让市场经济制度的自由竞争机制尽可能发挥作用,并辅之于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而解决好涉及以实现所有居民(甚至所在国外国公民)的公平和共享为原则的公平问题和民生问题,世界各国并无相同的制度机制,甚至在最基本的理念上都存在极大分歧.再加之,解决公平问题还涉及诸如“幸福”、“富足”、“安全”、“保障”、“公正”等依赖于心理感受的因素,所以,取得社会公认的成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这一意义上说,当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公平问题更加受关注时,所面临的矛盾将更突出,困难将更复杂,挑战将更严峻,任务将更艰巨.总之,当中国逐渐走近成熟经济门槛时,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调整将成为社会政策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六、财产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

当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人们的直接经济利益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上,而且越来越表现在财富的积累上.由于财富的增加,财富意识和更广泛的权利意识都会普遍树立和越来越强化起来.要求保护财产权的社会意识必然通过法律形式得以实现.2008年,《物权法》的实行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表明了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财产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财产权(物权是其组成部分之一)的保护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家制度内容.

2016年中国经济趋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财产权不仅是财产本身的安全问题,而且关系到财产性收入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正是体现了对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科学洞察.

在现代经济特别是成熟经济中,财产的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实体性资产相比,虚拟性资产会以快得多的速度增长,因而在国家、组织和家庭的财产结构中,虚拟性资产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发达国家所创造和拥有的虚拟财产(主要是金融性资产)的规模大幅度增长,同时,经济全球化为虚拟资产的扩张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目前,全世界金融性虚拟资产总量和交易量都远远大于实物资产和交易量(有学者估计,世界金融资产总交易量超过实物资产交易量即贸易量的8倍).所以,当中国逐渐走近成熟经济门槛时,虚拟性资产必然将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对虚拟资产的关切性也将越来越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将越来越主要体现为虚拟性财产的保值问题,财产性收入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为虚拟资产的收入和增殖.

随着社会资产的大量增长,特别是人民群众所拥有的私人资产的大量增长和积累,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以至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七、结 论

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各种迹象都显示出,中国正在逐步走近成熟经济的门槛.不过,应该客观地看到,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离真正进入成熟经济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高速增长还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是,近年来确实已经开始出现了某些成熟经济的征兆、现象、要求和矛盾.2008年是中国走近成熟经济门槛的一个重要年份.

因此,尽管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有许多地方仍然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确实已经开始收获经济繁荣的成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向成熟经济的门槛逼近.因此,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开始承受走近成熟经济门槛时的种种“烦恼”和压力,特别是要防止过早地产生“成熟病”现象.

在这样一个非常关键也非常复杂的历史时期,政府干预的增强和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更需科学精神的指导,所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行动.

(责任编辑:杨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