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性教学

点赞:2951 浏览:96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探求、尝试、体验的过程.《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自然课要悉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以探究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探索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如何"引导--探究"也就变地非常重要.

关 键 词 :教学 引导 探究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引导,提高学生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诱导、点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既要诱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又不能代替学生去认识客观世界,更不能代替学生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1、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了疑问,才能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可见设置疑问是最佳的导法,尤其是开始的设疑更是犹如磁铁吸铁一样,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渴求知识的境界.

科学探究性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精心挑选素材,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精心选择,合理安排把握,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探究课题的选择上.

(1)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符合与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探究对他们来说太难的,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2)选择在生活中常见的、身边的实际问题,如:“普通饮用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尽可能使学生多发现一些问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兴趣,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形式上尽可能的突破常规,有创意,解决的方法、途径多样化,这样更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意.

3 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要,使其产生发展的动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


二、合理的运用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引和导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科学上众多的概念、定理,定律的获得都得益于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引导启发,增强学生观察的全面性

通过不断的诱导、启发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观察现象的全面性,认识事物的整体性.如探究“力和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时,大多学生的观察会停留在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启发,适当的动作诱导学生,进一步注意观察三块板上有什么不同,小车原来在斜面上的高度是否一样等等,然后将所观察到各个现象与原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整体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实验有个较整体,较为全面的认识.

(2)有序的引导,促使学生观察的逐步深化

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在探究“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玻璃管内两极有什么现象产生?再逐步引导学生设问: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两玻璃管内产生的体积之比是多少?玻璃管内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让学生在问题的促使引导下进行观察、思考、回答.

2、捕捉引导的高效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知识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得靠自己的思考,教学过程中强化引导就是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营造探究氛围,排除障碍,提高学生的思维积级性

首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盛,求知欲强.教师要善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运用各种手法精心设计出富有奇趣性、启发性的引导方案,引起学生的好奇、兴趣、诱学生深思.

其次,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常常会提出许多教师难以预想的问题,也会用教师想不到的思路进行思考,有时也会出现老师难以意料的错误想法.对于这些,老师都应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千万不要抑制和埋没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再次,在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出现困难时,思维受到抑制时教师要针对问题的结症所在.有的放矢的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攻克难关.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促进了思维的活跃.

(2)精心组织材料,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抽象、概括,如探究对力的认识:通过对“人推箱子”,“马拉车”、“起重机吊起重物”等直现形象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时老师的引导是否妥当很关键,可如下操作

人 推 箱子

马 拉 车

起重机 吊起 重物

它们的共同特点:物体 作用 物体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类似的引导,对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引伸变换,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学会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过程,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后,设问:有人说:“给我一根杠杆我能将地球撬起.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看法?

探究“声音的发生”,遇到了有些发声的物体看不出振动,声音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发生的?有什么办法解决?

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分析,逐步养成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

三、在“引导”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乎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发展的实际

教师在引导时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要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引向过难、过深的知识问题上.脱离学生实际来“拔苗助长”.必然造成学生思维紊乱,导致不良后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靠追求“难”,“深”所能达到的.

2、注意引导时层次感

循序渐进是人们认知的一般规律,因而引导时要注意层次感,渐进性,跳跃性跨度不能太大,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紧扣引导的“关键”所在

“引而不发、导而弗牵”是引导的关键.重视引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力求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思维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故切不可把引导变成泛泛而谈,最终变成教师自己的满堂“引”.

总之,学习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能动的过程.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