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科学的睡眠微环境

点赞:30312 浏览:1425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是很讲究睡眠环境的,他曾经说过:“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我在床上的时间更长,所以床铺要搞得舒服些.”现代社会,拥有一个好睡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来越多的人感觉睡不够,或是醒来没精神,或是失眠,睡眠问题重重.这就更加要求我们为自己营造舒适科学的睡眠环境.

营造科学的睡眠微环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睡眠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睡眠,才能始终处于精神振奋、大脑清醒的状态,使工作、学习保持高效率.古人有诗曰“华山处士如客见,不觅仙方觅睡方”.现在看来,这个“睡方”的重要内容是安排好睡眠环境.

研究表明,人每天应保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长达数小时的睡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脑电图扫描出的波形可分成慢(浅)波睡眠(亦称正常睡眠)、快(深)波睡眠(亦称逆睡眠)两类睡眠.入睡初期是慢(浅)波睡眠约1个小时,而在进入快波睡眠前的一段睡得最深沉,俗称“熟睡”.

人的睡眠过程以90分钟为周期,出现深波和浅波睡眠的交替,每晚要反复出现5~6次.那么,科学的睡眠环境是使深波、浅波睡眠每周期合计时间缩短,使“熟睡”的时间延长.


睡眠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指的是卧床、内装饰、家具、照明、空调、建筑结构、室内设施等;软件即是室内温度和湿度等.相对而言,软环境显得更加重要.科学的睡眠环境,使人能适应睡眠中人体的生理变化,使能量代谢减少,血压、体温、摄氧量下降,呼吸次数减少等,主要控制三要素,即身体和卧具间的温度、湿度、气流.

我们知道,手脚发凉、室温高、湿闷都会致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所以控制室内温湿度成为睡眠环境的首要要求.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最佳睡眠环境是室温15.6~22℃,超过23.9℃即妨碍睡眠,相对湿度则不能超过80%.另外,寝室应保持在黑暗状态,天花板亮度不要超过50流明(相当于5W传统灯泡的光通量);音响应在40分贝以下,不要超过70分贝.研究者还指出,寝室的墙壁与装饰物色调杂乱会干扰入睡;居住密度应在人均4平方米以上,过密的话室内细菌总数、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会干扰睡眠.

从卧床之上的微环境来讲,舒适的睡眠要求身体适度翻动,所以人们每晚翻身约20余次,若温度高、出汗导致湿度提高,翻身次数增加,就会影响睡眠.由此,被窝适宜温度应在33±1℃,这也是皮肤的平均温度.随着卧具温度升高,从皮肤表面放出水分,湿度则提高.温度稳定后,湿度也稳定下来,最舒适时的湿度为50±5%.

“被要轻、褥要稳”,舒适的被褥要求具有保暖、轻、贴身、吸湿、透气等各种性能.床单、床罩除要求保暖、吸湿,还要求触感好、有挺性、尺寸稳定性好.

传统被褥的填充材料是棉、丝棉等,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合成纤维为主的喷胶棉絮.近年来采用天然材料的倾向抬头,人们喜欢用羽毛、兽毛防寒.它们由于质轻、能自动调节温湿度,被称为“天然空调器”,很适合心脏病患者、怕热的婴幼儿等人群使用.

最近,具有特殊功能的卧具商品也不断涌现,如在卧具填充材料中加入能发射红外线的新型陶瓷,人体吸收其能量可改变血液循环,促进睡眠和解除疲劳.香味卧具是在纤维中加入多种天然香精油,有镇静效果,可使人迅速入眠.利用电子与生物技术的睡垫是将音乐通过变换器,改变振动频率,用这种睡垫入眠快,醒后身心舒展,工作效率提高.

另外,枕芯高度、床铺面积、床架高度乃至睡床方位等要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或多或少会影响睡眠.从人类学和工程学的角度考虑,越贴近身体的物品就越需要人性化专业设计,因此专业寝具是提高睡眠质量最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广大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的同时,也应提高对睡眠微环境的认识,让更多民众受益于纺织、材料和力学的适宜科学技术,使公众睡眠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得以进一步提高.